墨海简书会员专题(蓝胖说说)

也谈“天才”

2024-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蛮渔

姜萍作为一名中专生,在2024年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赛中,取得了全球第12名的成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议论。


许多年前,我曾拥有过一本书,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白色的封面略有些单调,除了书名,还印了一句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惊世骇俗的名言警句,“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被毁弃,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歇斯底里。”

很显然,我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代入了某个角色,即凯鲁亚克笔下的“天才”,多少有些“被毁弃”的怀才不遇之感,所以任凭时光荏苒二十年,封面上那句话仍然刻骨铭心。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种心态。前两日还刷到一个“草根”的古诗词创作者,点评完诗词大会几位教授评委的诗词创作水平后,愤愤然发出“xx在流浪,xx在殿堂”的感慨。

我一笑划过。


之所以想起“天才”这个话题,是因为姜萍。

她的预赛成绩排名出来后,屌丝中的大多数都兴奋起来了,他们病毒式地传传播着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仿佛与有荣焉;甚至还不无恶意地调侃排名第13的某中科院博士:瞧你堂堂中科院博士,连中专生都不如,都是些徒有虚名的垃圾——这大概是他们内心的潜台词。

踩高捧低,总是人之常情。姜萍草根的“身份”让他们产生了一种自己人的认同感——甚至在许多人眼里,姜萍这个中专生比自己都不如;而姜萍的“逆袭”则让他们获得了某种心理上的慰藉以及快感:看吧,天才都被埋没了(我也被埋没了),垃圾都进殿堂了。

其实,姜萍是否天才、是否成功跟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人家可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逆天改命,而他们永远只能在键盘前与人撕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其实,我挺希望姜萍成功,不止为她自己改命,也为教育正名。

但“天才”一词,来得过于随意。

小学六年级时,我们县组织了数学奥赛选拔,我因为转学的缘故,失去了“本该”属于我的机会——旧学校选拔去的同学,曾与我在乡间被誉为“一时瑜亮”。

后来想起,真是井底之蛙。进了县一中后,见到一些可称为“天才”的同学,才深刻意识到自己昔日的浅薄。然而那些同学跟真正的天才相比又如何呢?且不说他处,我们学校80年代末出了一位国际数学奥赛金牌得主,这大概勉强算得上天才了,而今供职于美国某家银行,未见任何与数学有关的成绩。

我想说的是,真正的天才很难被埋没,毕竟我们国家一直热衷于奥数这样的竞赛。如果连这道基本的门槛都过不去,怎么又称得上天才?对了,大家同样津津乐道的天才韦神,在16,17岁两获国际奥数金牌。至于另一位华人数学家陶哲轩,10,11,12岁时就连续获得铜、银、金牌,他也是继丘成桐之后第二位获得菲尔兹奖的华裔数学家。

天才,不应该过于廉价。当然,这个头衔并不是姜萍自封,而是那些无脑“拥趸”强加的。这只是一场开卷的预赛,倘若后面姜萍的成绩达不到他们的预期,这些人或许又会带着被欺骗的情绪反踩。


比天才之争议更可怕的,是愈演愈烈的“打假”。

在某乎看到一篇高赞回复,应该是数学专业人士之回答,根据其采访视频中的板书内容,提出了一些合理的疑问。

如果造假属实,则着实令人发指。

我国的学术造假,已经不是什么新闻——甚至在这回答中,我还看到了母校一教师的丑闻,只是倘若连一个孩子都要利用,那这些人真是毫无底线。

从目前暴露出来的信息来看,赛事组织方负有明显的失察及虚构新闻的责任,其他媒体和普通受众则推波助澜,使得事件迅速发酵。

爆出大新闻,这大约是所有媒体从业者孜孜以求的事情,电影《Nightcrawler》就深刻揭露了这行黑暗的一面。阿里作为主办方,得知自己的赛事出现了“天才”后,第一时间不是进一步验证,而是迅速采访(实则摆拍),打造出一个“伯乐与千里马”的爆炸性新闻。遇到质疑后,又缄默不语,在赛事官方网站上,甚至再也找不到历届赛事排名等相关信息。也许正在此刻,他们的危机公关团队仍在绞尽脑汁,怎么将这事糊弄过去——最理想的,莫过于姜萍真的是“天才”,能在决赛中大放异彩,至于以后,谁管呢?互联网也并没有记忆。

希望这些只是捕风捉影,希望姜萍能在6月22日的决赛中拿到好的成绩,这样则一切谣言都不攻自破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