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来啦”
前几年,网上有句评论:如今网上多孝子,可惜他妈不上网。抨击那些只说不练,只会空口说白话的子女,提醒他们要拿出实际行动孝敬长辈。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不,春晚节目《儿子来啦》就活生生地给老人们送来个“孝子”,巧舌如簧地骗取老人毕生的积蓄,甚至不惜卖房卖地,舍上了棺材本。
从二十年前开始,社会上就刮起了保健品盛行的风潮。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行进着急匆匆的推销人员,他们到处拉人头、举办讲座,宣传所售产品的好处,什么东西到了他们的嘴里,都成了灵丹妙药,只要你服用,保你延年益寿、长命百岁,仿佛两千多年前东海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方士归来。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就三番五次地上门鼓动我共同推销一种几年后被国家明令取缔的“保健品”,想利用我在基层任职的有利条件,在全厂职工中推销该产品。
该产品包装华丽,说明书也却极尽夸张,充斥着根治、调理、改善等字眼,很能吸引人的眼球。而且复杂的上下线利益链条,有可能让人一夜暴富,可以说坐在家中就等着大把大把地收钱了。因为过去的交情,我不好意思把他拒之于门外。但经不住他连续不断地造访,干扰了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在我多番好言相劝未果后,我只能下起了逐客令。明确告诉他,如果继续纠缠没完,今后连朋友都不要做了。
之所以如此绝情,是因为我对保健用品不太了解,对如此夸张的功效有所怀疑。而且,该产品价格不菲,每日三小袋就要花费将近50元钱,普通的工薪阶层根本承受不起。关键是那套复杂的销售体系和获利方式,让人不由地产生“兔子只吃窝边草”的想法。所谓的保健是假,获利才是其最终目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将坑害多少老百姓,我必将成为职工们心目中的罪人。
可是,那些经历过困难时期,手中有一定数量积蓄的中、老年人,却成为保健品的理想客户。我认识的一位年长的退休高级知识分子,在众多的保健品经销人员的拉拢、鼓动下,经常出入于各个体验场所,享受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出席着不同的、打着免费旅游旗号在外地举办的讲座与推销,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家中摆满了所谓的“药品”、“治疗仪器”,就连占地很大的木制多功能“小房”也在家里落地生根,搞得家里进出通道都不太畅通。就拿药品来说,最多时每天服用花花绿绿的14种胶囊,合起来有小半碗之多,简直是当成饭吃,至于其成份及效果则可想而知了。
在此过程中,家中隔三差五地就有喊着“干爹”的年轻男女上门,或者帮着做点简单的家务,或者陪着聊上一会天。不过,走时都会拿走老人以往赊欠的费用。没几年功夫,就将一辈子省吃俭用积攒下的十余万元钱花了个一干二净,还欠下好多保健品经销商提前使用、事后还款、不知总数是多少的外债。为此,与家人频繁地发生冲突,甚至达到断绝关系的地步,直接理由就是子女们不让其“活下去”,要剥夺他的生命,闹得子女们也不好再说其他。去年一场大病、老人住院治疗,那些平时不离左右、知冷知热的“干儿子”、“干女儿”们纷纷前来“探视”,并不顾老人的状况当面讨起债来,搞得老人非常被动、心痛不已,猛然醒悟到:这哪是“干儿子(女)”,是要命的鬼!可老人住院治疗的费用,都是儿女们给凑的,退休金也是寅吃卯粮,哪有多余的钱当下用于清理债务呢?只能出院后再说了。
春晚《儿子来啦》非常逼真地再现了保健品推销员的丑恶嘴脸,让多少人为那位被“洗脑”而沉迷于其中的老人捏着一把汗,生怕他们被忽悠进“黑洞”而遗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