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电影,综艺,动漫……电影漫谈简书电影院

《二手杰作》:少年的你哪儿去了

2023-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亡心言己

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整部电影最大的讽刺是功名利禄不因德才兼备,最大的悲哀是蹉跎半生仍是平庸之辈。

豆瓣整活:

相关链接伪造了一本“不存在的”好书

如果不是了解到这部电影是改编于美国电影《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我一定会怀疑电影创作过程中有影射韩寒父亲“代笔创作”的意思。

关于韩寒“代笔门”风波至今仍有争议。(ps:我个人倾向于支持韩寒原创,方舟子这个人也是很难评的……)

在电影中也借许思思(许恩怡饰演)之口,说出了韩寒在《后会无期》中那句被用烂了的话——“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制。”

可以推测,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后会无期》上映之后,而许思思很有可能是韩寒的仰慕者,是一个有着文学向往,文艺追求的学生。所以后来她发现马墨(郭麒麟饰演)的“文学内涵”后,对马墨的态度转变也就不难想象。

马墨学习成绩不好,喜欢许思思。在学校最经常做的事,就是拿着手机不分场合地偷拍许思思。一次爬楼偷拍的时候,失足摔下了楼,陷入昏迷。

马墨的父亲马寅波(于和伟饰演)是一个语文老师,天天督促马墨阅读文学著作,希望儿子可以得到文学熏陶,但马墨油盐不进。另一方面,马寅波多年以来坚持文学创作,希望自己的作品有出版的一天。

儿子坠楼昏迷了,还被同学老师广泛议论成流氓的形象。马寅波大笔一挥,给儿子伪造了一份遗书,然后马墨摇身一变,在同学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变成了“遗世独立的文学青年”,坠楼也被渲染成了自杀。

马墨火了,马寅波借着儿子的名义终于成功出版了自己的作品《少年的你去哪里了》,销量达到一百万本。

马寅波看到了自己作品大发光芒的希望,准备再接再厉,再出新作,尽管作品是顶着儿子马墨的名字。

但这时马墨突然醒了,马墨母亲潘冬妮(倪虹洁饰演)不愿意继续这样的谎言,让马墨宣布了封笔的消息。

没有儿子“光环”加持的马寅波,不得不自费出版了作品《归来仍是少年》,结果他的作品无人问津。

马寅波失望透顶了,哪怕他跑到所有人的面前,去说明前后两本书都是他一人创作,也没有一个人相信他。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耻笑“斯文扫地”。

苦闷至极的马寅波跑上了楼顶,意外救了准备跳楼的玛丽苏作家杰西卡(刘美含饰演),自己却坠下了楼顶。

在医院醒来的马寅波又重新看见了那些蜂拥而至的老师同学和媒体记者,他被赞许成为了“有社会担当的优秀教师”。好像那个不久前被骂“马斯文”“马扫地”的人不是他,好像他这次终于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光环加持”了……但他在妻子和儿子的掩护下,选择了逃离。

一个留级且行为不轨的学生,突然就被周围所有人认可了,并且推崇备至。只是因为他好像拥有不为外人所知的独特灵魂,一个天才少年忧郁自杀的故事就这样创造了出来。

马寅波的作品有水平吗?大概是有点,但不多。为什么作品以马墨的名字出版可以畅销,而用马寅波的名字出版却不可以?这里蕴含的真相就是营销,好的营销就是讲好一个故事。人们喜欢天才少年忧郁自杀的故事,所以马墨火了。

《二手杰作》想要叙说的故事并不复杂,肉眼可见的荒唐可笑和尖酸刻薄的辛辣讽刺。

老师同学的趋炎附势,媒体的跟风追捧,出版社的“回车键”和“字大行稀”,都是赤裸裸的讽刺……

抛开这些讽刺,马寅波斯文扫地的时候,我瞥见了一丝悲凉。这种悲凉,我在孔乙己的身上见到过。诚然很多人对孔乙己的评价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都是反映时代悲剧之类的看法,但他那句“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何尝不是一种悲凉?是一种“读尽诗书也枉然”的悲凉。

一个阅读爱好者,一个热心于写作的读书人,谁不曾有过自己的文字跨越时间长河的梦想?为什么那么多文艺青年喜欢韩寒?因为他年少成名,肆意张狂,实现了不知多少人触不可及的文艺梦。

马寅波谈文人风骨,自称写作三十年,却没有得到过任何认可。家里,学校,出版社,都无一例外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他用自己的名字出版了《归来仍是少年》,自己买完了所有,堆在仓库里。他用火点燃了一本又一本。

哪怕别人再怎么嗤之以鼻,作品在创作者的眼里也是精心呵护的孩子。很难去想象马寅波亲手烧毁自己书籍时的心灰意冷。马寅波不是特例,有多少创作者也像他一样,笔耕不辍,仍是寂寂无名。

归来仍是少年,大概是马寅波对自己三十年耕耘的期待。他希望“少年成名”对于刚刚过完五十岁生日的自己还不算太完。可是,他还是失败了。

后来,马寅波在楼顶黑板写下了六个字“人生”“虚荣”“认知”,在劝说杰西卡的过程中与自己和解了,也得到了一丝释然。他知道自己或许只是芸芸众生,人生永远不可能超脱于凡尘,过往的虚荣只是因为不愿意去清晰地认知自己。

马寅波坠下楼的时候,毛不易的《像我这样的人》歌曲响起:“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到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像我这样庸俗的人,从不喜欢装深沉,怎么偶尔听到老歌时,忽然也晃了神……”

真的是太应景了。马寅波坠楼的片段,从惊恐,到释然的眼中带泪……于和伟老师演技真没得说的~~~

整部电影最大的讽刺是功名利禄不因德才兼备,最大的悲哀是蹉跎半生仍是平庸之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