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社国学经典国学文化经典

红林悟道《韩非子-制分》第十四章 任法

2022-04-07  本文已影响0人  红林主人

红林悟道《韩非子-制分》第十四章 任法

红林悟道《韩非子-制分》上一章韩非子告诉君主“境内必治,任数也。”就是国家要得到治理,只能依靠法度,任数不任人。韩非子又一次强调治国只能法治不能人治。

法治与人治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之所以这样讲,并非只是出于政治因素,这本身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我们讲唯物主义,就要承认人是事物的主体,而治国之事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这就让治国之事变的复杂多变,因为人性是复杂多变的。再加之时间是恒动不停的,而事物又随时间的前行而变化着,这就让治国之事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基于此,韩非子找到了万变之中相对不变的一般普通性规则来治理国家,就是国家律法。

国家律法是在一定的时期内相对稳定的社会法则,用来规范与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因为国家律法具有一般普通性,只对事不对人,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就使得国家律法能最大限度地覆盖全体民众,不仅具有普世的人性与民情,还具有最高权威性。正是这样的特性让国家律法成为管理社会的核心力量,韩非子才说“夫治法之至明者,任数不任人。”真正明白法治的君主,只依靠律法不依靠智贤,“任人”也只是利用智贤来推动法治,实行依法治国,绝不会依人治国。

依法治国不仅在于国家得到治理,更为重要的是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样国家才能自力更生富强起来,而依靠自身发展强大起来的国家不需要在全世界炫耀武力或是通过战争就能无敌于天下,让世界诚服。纵观世界历史,西方没有一个帝国不是通过侵略与掠夺成为世界强国的,而这样的帝国都会随着时间而衰落消亡,只有通过自身奋斗发展起来的强国会持续前进,纵有中途落后也会奋勇超前。

韩非子讲完“境内必治,任数”的问题后,再讲“任数”在外交军事上的意义。韩非子认为“亡国使兵公行乎其地,而弗能圉禁者,任人而无数也。”意思是:丧失主权的国家,让敌兵公开地在境内活动而不能予以防御制止的原因,在于只凭一二人才而没有法术。丧权辱国,这是“任人无数”的直接结果,也是最为惨痛的结果,关于这一点我们的近代史就是最为鲜活的例证。

历史最好的作用就是警示。就个体而论,人最容易健忘,尤其是随着时间的前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代,这一代人并不能切身体会到上一代人的苦难,也不会切身体会到上一个时代的特征。这是人的认知局限性所决定的,不要说一代人与一代人无法实现感同身受,就是现在人与人之间也无法实现。所以,铭记历史,才能初心不忘。圣贤之说,是历史与时间的结晶,折射出无限的智慧与聪明,我们只需照做就好。

就国家国防政策而言,韩非子认为“自攻者人也,攻人者数也。”意思是:自取灭亡,是人为的因素在起作用;进攻别国,是法术的力量在起作用。想想赵括的纸上谈兵,再想想秦军的赏罚分明,就能明白韩非子的这句话。军队最讲纪律,打仗最讲战术,依靠个人喜欢打战,这是自取灭亡。

外交强力,军事强大,这是所有君主的梦想。所以韩非子说“故有术之国,去言而任法。”意思是:所以在治国有方的国家里,总是排斥空谈而任用法术。历史与现实无数次的证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现在再加一句人治乱国,法治强国。“去言”不止是禁止空谈,更是务实求真。“言”本身就是对事物失真的再述,我们常说演说为经,成文为典,其实佛祖是反对的,人类现有认知水平还无法全真的叙述事物,所谓的“经典”也只是人自身对事物的认知,并不能代表事物的全真。韩非子“去言任法”的治国理念的内涵就是少一些人为因素,尽可能地让律法成为治国的核心力量。

【亡国使兵公行乎其地,而弗能圉(yǔ)禁者,任人而无数也。自攻者人也,攻人者数也。故有术之国,去言而任法。】

  人类思想结为“经典”已有千年,为何还有争斗,为何还有失败?经典传世,不绝于耳,洗心革面,只因人本身囚困于身,受物所累。去言任数,事有定数,按数而为,方不困于身,不累于事,不制于物。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