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浅秋文学半杯茶

【原创】 陈草

2020-04-18  本文已影响0人  夕映台

        深秋的清晨宛如一汪经年日久的山泉,那种凉彻周身的感觉让人顿觉神清气爽。雾霭已经散去,黄橙橙的朝阳已经升离海面,而且继续用它执着的努力继续向上攀上。因为要途经小山丘的缘故,明明东升旭日,却在错觉中似在北方。入驻大连湾已经快一个月了,似乎还在不停的转向,分不清东南西北。从住宿的地方到办公的碧海山庄要经过一条乡间公路,路两边是典型的城市郊区民居特点,交错的犬吠声掺杂着晨起后的忙碌。大连湾地区绝大多数居民都是渔民,几辈子赖以生存的渔船、网具和出海打鱼生活在现代都市生活的冲击下变了许多,但是由老辈传下来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气还保留着原来的味道,至少他们出海捕鱼时信奉的一切都没有变。

        刚到大连湾时是九月一日,恰好赶上三个月伏季休渔结束,大海经过三个月的休养生息,一片丰收在即的景象在波涛中徜徉,遨游在黄渤海中的肥鱼肥蟹让渔民们充满了期待。尽管经过三十多年的过渡“海耕”,让无私奉献的浩瀚大海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但是依然努力地向这些辛勤劳作的渔民敞开胸怀,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过了午夜子时,看好了时辰,焚香祭拜,虔诚地向海神娘娘叩首祈祷,念念有词地许下自己期盼满载而归的心愿,随后鞭炮齐鸣,拉响启迪,在经验丰富的船长带领下,万船齐发,奔向渔汛潮来之地。尽管是午夜,这顿响彻耳畔,延绵不绝的出征信号属实让我“失眠”了,朦胧中直到清晨早起也没能安稳入睡。

        驻地靠近“辽渔集团”,加之周围零散的一些鱼粉加工厂,喜欢徒步上班的我总要在忍受这种特殊的海的味道,为了躲避这股刺鼻的味道,在熟悉当地环境的同事指引下,开辟了一条山路,也让鼻息迎来了喜欢的空气。这条路初始的一段非常难走,虽然山丘不大,但是倾斜度都在七十度以上,对于从小在山村里长大的我,爬这样的山坡总有一种欣欣然而接受的感觉。秋色渐渐地铺染了山色,墨绿色的荒草茎叶已见枯黄的初貌,这种感觉就如同家乡临近收获的玉米一样,让人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而浓浓的秋之感觉在此与彼的空间、时间、心间辗转交流,触摸秋的韵律,心间多了一份乡愁。露珠犹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珍珠悬挂在草叶上,折射五彩的光芒,让晨光中的山坡多了一份静谧和美好。自我陶醉地深深地吸了一口山间的空气,绿草的清香夹杂着海水带来的淡淡的咸味,通透空灵中,心旷神怡之感游荡在脑际和心间。

        碧海山庄的山丘是成片连接的,山上多以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爬到了山顶,顺着一条粗糙的石子路继续前行,听着山间此起彼伏的鸟鸣,仿佛走在了曾经熟悉的家乡山间。由于荒弃的山庄少人居住,这里成了流浪猫、流浪狗的天堂,每每路上行走,总会遇到三五成群嬉戏的小狗,见到陌生人后,总会几声狂吠,然后迅速跑开。似乎它们也明白招惹了这些高等动物下场会很惨,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威吓几声,然后各自相安了事。狗的聪明也似表达着一种处世之道,那就是惹不起我还躲得起。

        几日走来,经常见到一个老人在山坡上拿着镰刀专门挑割一种野草,出于好奇,停下来仔细观察老人割下来的草,这种“野草”很特别,似乎在家乡时未曾见过,也可能见过,只是没有留意。这种草本植物的茎与竹节相似,每节都有枝叶生出,顶端包裹着草籽的穗子就如同两三粒麦子聚集在一起一样,只是比麦子粒要小很多,而它的穗子的锋芒却能堪比麦芒一样,整个植株大约有六十到七十厘米长左右。在凉秋的打理下,这种草显得格外沧桑,尽管枯黄之色已经渐渐爬满了植株,但它比一般野草都坚硬的茎秆和锋利的刺芒让人能体味到另外一种坚韧,如同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一样,阅尽生活的艰难坎坷依然不屈不挠地面对生活,尽管已近垂暮之年。

        为了探出究竟,与老人攀谈了起来。老人很健谈,一口纯正的东北话,加上农民特有语气,倍感亲切,也能让人咂摸出淳朴善良的味道。老人告诉我,他老家在黑龙江,是山庄里的工人,负责山里的防火工作。从老人历数家珍一样地说着自己如何处理火灾隐患的事迹,就能看出老人是一个非常负责、非常认真的人。尽管老人和我讲了很多,但是关于这种“草”,老人仅仅能说出它叫“陈草”,当地人俗称“保家仙”,因为当地村民大多数都是渔民,据说这种“草”能够保佑渔船出海平安,但具体怎么保佑的方法和“陈草”怎么用,老人也不知道,他每天利用巡山的时候帮助人家割一些“陈草”带回去。

        这种疑问揣在心里没有引起太多的在意,直到有一天早上,两位大娘一人抱着一捆“陈草”在路边休息,才又引起了我对陈草的兴趣。看得出,两位大娘都是本地人,于是上前搭讪,故作了解些许内情的样子,说到:“大娘,这是陈草,又叫保家仙,对吧!”大娘爽快的答道:“对,就是保家仙!”从大娘肯定的语气中可以知道,老人更倾向于对平安的期盼。我问道:“这陈草怎么用啊?”老人说:盖“陈草楼”!。我说:这么点草能盖多大啊?大娘告诉我:想盖多大就盖多大啊?没有规定!一头雾水的我事后详细询问了一个熟悉当地习俗的大哥才知道,大娘口中的“陈草楼”只是一个“草垛”而已,而这个“草垛”是这户人家多少年不间断地用“陈草”层层覆盖形成的,信封这种“陈草”保家的人家必须在每年的重阳节前夕覆盖上新的“陈草”,并且挂上“红布”,进行祈祷祈福。大哥反问我:知道为啥当地人把“陈草楼”又叫做“保家仙”吗?我只能摇头不知。大哥说:经年累月形成的陈草垛就是最好的蛇窝,当地人称蛇为“长仙”,这也是北方老百姓家常说的“保家仙”之一。恍然大悟的我此刻才知道这是满族萨满教的一种信奉方式。大哥还告诉我,“陈草楼”之所以选择这种草是因为这种坚硬不易腐烂,当地人习惯用这种野草盖“陈草楼”,久而久之就习惯性的把这种草称之“陈草”了。当问及为什么只有养船的人家盖“陈草楼”时,大哥告诉我说,这是当地人期盼平安的想法所致,其实“陈草垛”或者说“陈草楼”不是当地特有的习俗,在东北很多地方都有着这个习惯,如朝阳市地区农村家中的陈草垛就是用稻草垒成的。

        不管是萨满教还是封建迷信,这其中都蕴含了普通老百姓对平安幸福的期盼。站在碧海山庄的巨大船锚雕塑前,望着阔广无垠的晨之海,让心随着清晨中一切激荡。老百姓是淳朴的,是善良的,是勤劳的,经年传下来的习俗里透露出他们对幸福、对平安、对美好的期盼,“陈草楼”是否能保佑平安我知道,但是对于大连湾地区老百姓选择搭建“陈草楼”的野草我能看出,这种历尽沧桑依旧坚硬的品格就像依旧生活在农村的父辈,他们一直在用他们扛了一辈子生活的重担的肩膀继续辛劳地扛着生活,对子女无所求,为子女无私付出,有再多的风雨也会独自坚强地面对。这份从“青丝到白发”的担当何不如子女心中的“保家仙”呢?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带着一份敬畏和疼爱,常回家看看默默为我们的付出这块“宝”,这应该是为人子女尽常思之事。

                  ——————刺刀于2015年10月5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