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愁字了得
每到中午做饭时,妈妈总是习惯性问问,中午吃什么饭,我说随便吧,妈妈就会说:“发愁呀,以前是没啥吃,不知道吃啥,现在是啥吃的都有,还是不知道吃啥。”
我想了想还真是这样,不由觉得有些好笑:有吃的没吃的都愁。
这两天学生填报志愿,我的电话就没有断过,在学校的时候已经跟学生讲的很清楚了,让学生回家和家长商量,看志愿怎么填报。
可是家长打电话给我的原因多是问孩子啥,孩子啥都不说,于是只能问我,导致我每天都在重复很多话。
学生不说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成绩不好,没法说,干脆沉默更好,不用承受家长的怒火。双减让学生过得挺舒服的,取消月考,不让学生和家长知道成绩,再加上很少有家长关注孩子的成绩,所以学校简直成了孩子的天堂。
到了用到成绩的时候,家长发现自己对孩子一无所知,孩子考多少不知道,上什么学校心里没底,怎么办呢,问老师。
但其实老师还真不能当家做主,毕竟第一志愿看学生成绩,也就是分数,这个和学生有直接关系。第二志愿,看家长财力,这个和家长有直接关系。所以我给学生说:报考志愿,要么分数到位,要么钱到位。
很多家长纠结,到底报考哪里更好。这的确是一道选择题,择校成为一个难题。对于成绩偏差的学生而言,报考哪所学校都怕不被录取,对于成绩偏好的学生而言,很多学校的免费班争先恐后的邀请,家长也很为难,但是为难的却是在通等条件下该怎样孩子找一个性价比更好的学校。
晚上又有学生打电话,问我的意见,我说我没有意见。这孩子不笨,相反还很聪明,可是总是不踏实,爱玩,看不到努力的姿态。
第一志愿报考十中,她纠结的是第二志愿报考哪里。但其实不管报考哪个学校都是高价,她不想花钱去上高中。把目标投向四中,但其实她如果努力,走十中是有很大希望的,去四中着实有点可惜。
我说她总是把后路找好,她还不愿意承认。我说她不踏实学习,她说她找老师问题不知道问什么,我说这都是借口,还问她为什么不跟我说她的疑惑。她说她怕我忙,怕打扰我。我说现在给我打电话就不怕我忙了,总是不断的找借口有意思么。
我说如果你是我的孩子,我会明确告诉你,要么考上高中,高价不上,四中,技校不考虑。要么初中毕业打工。她说不行,要上学。我说你要上学,还不想努力学习,还不想上高价学校,怎么会有那么好的事。
其实不仅是这个学生,很多学生也是这个心理,不想吃苦学习,拿高价心疼,还不想干活,还想上好一点的学校。这是不太可能的,只能说越努力,才会越幸运。
希望通过这次报考志愿,学生面临的第一次选择,能够唤醒他们,让他们在最后的日子里,拼尽全力吧,至少不要退步,或许就是进步吧,不然人生愁的地方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