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李慧敏,我不喜欢

2017-04-20  本文已影响137人  xiaolubobo

回顾李慧敏从2月开始到现在的经历,确确实实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是信念上的调整,起码知道自己的定位是需要不断成长,而不是停滞不前的自我感觉良好了。值得鼓励,李慧敏一直都坚定的认为自己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坚定的认为自己想做的事都能实现,坚定的认为自己可以靠自己的努力给自己营造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李慧敏很棒!

但是李慧敏同学,从3月到现在,似乎一直没有大的进步,进入了成长平台期。而且整个人的状态呈现是,非常焦虑。这种焦虑表现在似乎每天看起来都挺忙的,但是经常一天过去了都没做什么,没有有价值的产出,同时还被拖延和能量不足困扰,被贪多贪大束缚,掉入了无意义时间消耗的坑,同时在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上投入的时间远远过少。

那么,李慧敏同学一定一定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做错了!!

首先,李慧敏同学过于贪多贪大,这是导致焦虑的根本原因。
基本从来没有一天是淡定从容,觉得每天都在疲于奔命。一直没给自己喘息的机会,而且一直也没发生特别大的改变。为什么李慧敏同学一直在看书学习,但是改变很小呢,我想李慧敏自己也是知道答案的,那就是完全是不聚焦的乱看,李慧敏同学在推进的学习计划有,

脑海里还在转的学习包括,

请问,李慧敏,你认为自己是神还是天才,可以同时推进这么多内容的学习?

那么,来看看结果把,李慧敏同学的产出都有什么呢,事实是,李慧敏同学基本没有产出的,每一个都是浅尝辄止,看看就过去,只是为了,我学了点的自嗨满足感。

最大的收获是每日一图完成永澄老师公众号的学习,同时,这也是收获最大的地方。当永澄老师在其他地方提到相应的知识点的时候,能够产生链接。完成了最有效的组块学习。

既然其他碎片的学习都记不住,效果差,学了相当于没学是的,那么就是我方法错了。我不能同时推进那么多知识的学习。必须一个一个来。

优先级/其他事情都不做,一定把这件事做好,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你可能什么都做不到。
输出/人的价值是由输出价值决定的/效益最大化=多输出
极致专注/如果一边做这个,一边做那个,就会陷入怪圈,什么都做不好/极致专注才能极致产出。
坚持/最高境界是忘记坚持,因为我们找到了人生中极重要又热爱的事情,并且不断付出行动调整。

优先级:保留仪式感;保留老师公众号的深度阅读;
优先级:学习创富的文章。要有作业的输出。要有PPT的制作。
形式是萃取出结构,讲出来给自己听一次;同时不断的书写然后萃取关键点。

每天都要有打开认知边界的新知识的摄入,形成3个成长卡片。
按照xdite的方式输出。先形成卡片。

关于技能操作类: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把已经会的输出出来:word+GitHub,word 输出一个教程出来。可能耗时5个小时。

不要同时开始两个任务,极致专注才能极致产出。
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么你什么都做不好。
人生的价值是由输出的价值决定的。

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么你什么都做不好。
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么你什么都做不好
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么你什么都做不好
如果你什么都想做,那么你什么都做不好

4月的计划(10分!)

创富PPT,内容理解内化。
老师公众号
3张成长卡
技能产出
(阿文的信息图表、word的论文版式、GitHub操作、日计划的逻辑)
论文顺利完成

binggo!!!

周计划的方法论
按照时间核算自己的时间,估算任务的时间,自己的效率
给固定要做的事情加个小目标(让自己充满能量)

写规划的时候基于身份,(最能让自己有能量的身份!)
先写小目标
再写大目标
(大目标实现了再去实现小目标)

要极其功利的学知识,学了就要用,要传播出去。
比如公众号,你短期不想做,那就不要学;Python也是一样,短期不做,先不学。你看他们都是从拥有了正确的信念开始的,所以,我要从这些地方开始学。要放弃,要斩断,要定念。尤其对于我这种贪多的人,多学不是啥好事,我更适合扎扎实实的往上走,不着急,慢慢来,持续做。

斩断,斩断,斩断,斩断,不要再乱学乱看了。盯住一个点,持续努力。现在我盯住的点就是用万维刚拓宽眼界,用古典老师的内容学会正确的理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