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两千万母亲不念亲情,女儿重新创业年入千万
母女本连心,可常莹的母亲却因为2000万资产跟她翻了脸,最终他一分钱没拿走,再次创业年入千万元。
2015年,常莹回到安徽省淮南市顾桥镇的一家砖厂看了看,六年前她是这里的管理人,现在却与之格格不入。
这个砖厂常莹呆了10年,常莹的家庭很宽裕,母亲年轻的时候做生意,从来没委屈过她,等到1998年常莹中专毕业,父母安排了她做老师,常莹却想创业当老板。
“父母逼得很厉害,没办法我只能逃跑,连家都不敢回。”
常莹的性格也执拗,逃了半年多,父母只好妥协,借了70多万后,给女儿承包了一个砖厂。
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儿当老板,完全没威信可言,厂里的人全都不听她的。
当时行业内普遍用泥土做原料烧砖,常莹一边在行业杂志上补充知识,同时也看到可以用煤矸石替代泥土,但是烧砖多年的老师傅根本不听她的,常莹顿时发威了,开除了的烧窑师傅,并且请来了两个年轻人从头学起。
“新的东西和技术,年轻一年的技术人员很快就能学起来。”
除了引进新的技术,常莹又用奖励机制激发销售团队积极性,销售额每年都在成倍增长在她的手里,砖厂从一个小厂变成淮南市实力强大的砖厂,2003年常莹成家,2005年砖厂销售额突破一千万元。
常莹的母亲也觉得她搞窑厂确实好,完全没想到。但是2006年常莹计划卖掉砖厂,用两千多万投资新项目,常莹的母亲顿时吓坏了,如果亏了全家人的生活都要受影响。
“我当时跟她讲家里的吃喝都是高消费,都习惯了,她这样搞的我们都穷了怎么办?”
2007年,常莹父亲去世,临终前都在嘱托妻子千万要拦住常莹。
“你想让我死吗?你想叫我死,我就死给你看!”母亲极端的表达深深刺痛常莹的心,连朋友也觉得这样很不公平。
“常莹在窑厂辛苦了十年,基本上钱都是她赚的,到头来一分却都不给。”
母女二人冷战,有时候连一句话都没有交流,冷暴力对常莹来说不亚于酷刑,那种不信任感让她十分恐惧。
母亲是法人,不松口的话常莹一分钱都拿不到,无奈之下她做出了让步,只拿一百万元投资创业,可等到的依然是母亲的拒绝。
最终,常莹赤手空拳的离开了砖厂,一分钱都没拿。在丈夫的帮助下,两口子抵押了房子换来了40万元,在凤台县承包了50亩地。
“被逼的没办法了,我作为她的丈夫应该站出来支持她。”
![](https://img.haomeiwen.com/i3265448/f4ca47c6285d4ab5.png)
在五十亩地上常莹支起了大棚种香菇,“夏季香菇比顺季节的利润高一倍,而且供不应求。”
看到这个商机常莹才决定种香菇,但当地人都不看好他,因为凤台县抵触平原,夏季炎热,不适合香菇生长。
果然,第一年常莹亏本,被迫向母亲借钱。
2010年7月的,香菇一夜之间冒了出来,常莹却一点都不高兴,“没钱建冷库,也没想好销售。”
到头来损失了20多万,房子没了,也放弃了两千多万,生活全靠丈夫。
但常莹的丈夫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埋怨过常莹,默默地支持她,这一点让常莹很是感动。
向母亲借钱,常莹没有借到,母亲依旧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我想把她逼回来,不给钱,你做不好应该回来了吧?”
可越是这样逼常莹,她越是叛逆,哪怕再苦再累,她也坚持了下去。
在朋友的帮助下常莹还了贷款,投资10万元修了冷库,第二年销售额直接500多万元,2014年销售额达到1700多万,15年七月,安徽省食用菌行业协会成立,常莹当选会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3265448/19e7c40ece3ffc93.png)
常莹的母亲态度顿时反转,很佩服常莹,恐怕心中也有后悔和愧疚,不该如此逼迫女儿。
创业人总是不被理解,在成功之前遭受的不仅仅是压力,还有流言蜚语亲朋好友的非议,这条路注定艰难,关注创业小百通,与同行交流会让你轻松很多,也可得到免费的创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