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发展(二)
苏霍姆林斯基讲道德是一种意愿,一种渴望,一种意向。因此,这种道德也可能体现于智力领域,指一种积极的自我肯定,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而获得成就并进而自我肯定的态度。
遥想少年时期,少不更事,经常跟几个小伙伴疯跑乱窜,荒废学业,母亲因此没少着急。到了上初一那年,母亲说什么也不让我在村里上了。把我送到了乡中,原因是怕我跟那帮朋友们跑野了不知道学习。
进入初中的头一年里,压根儿不知道刻苦学习为何物,终日沉迷于乒乓球与下棋的游戏里。直到有一天,班主任的一个巴掌,震醒了我沉睡的心。
是啊!远离家乡,外出求学(其实离家也就十二里地),我还不应该比别的同学更勤奋更努力吗?可是这一年多来,我非但没有刻苦学习,还学会了调皮捣蛋,成绩一落千丈。这时候,我反倒清醒过来了,是该加把劲儿学习了。
从那儿以后,不管上课还是下课,总是手不释卷,口不离书,着了魔似的学习着。为什么会如此呢?大概是因为当时某些科任老师的赏识吧!如今想来,可能更多的是因为攻克了数学物理英语各个科目的难关,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吧!
我就像一个打通了任督二脉的习武者一样,疯狂地修炼着内力,直到初三前半年,我已经成为了学校里排名前三的学生。我的物理和英语成绩还常常拿到满分。
这种成功的感觉,给我带来了极其良好的反应。以至于在冲刺中考的那段岁月里,并不觉得怎么苦。考试的时候甚至还闹出一段在考场上睡了半小时的小插曲。最终以656分的中考成绩成功考入到了河北威县师范(当时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学校)。
进入到师范院校后,没过多久就发现,身边的好多同学,都开始放松沉沦了。好像又回到了小学时候那少不更事的“快乐时光”。然而此时内心深处,就像已经装上了自动旋转的发条一样,开始想方设法去学习。
学什么呢?既然中师已经不太看重学习成绩了,在那种六十分万岁的大环境下,竞争力可谓是弱的可怜。那么就另辟蹊径吧!在一位师兄的影响下,我也选择了自学考试这条路。
这是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注定是一条艰难而寂寞的路。
在师范的三年光景里,我几乎每天下午都爬到教学楼楼顶上,迎着夕阳背书学习。几乎每天晚上都等舍友睡了的时候伏案疾书,争分夺秒。每到考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手握查分电话机,激动的不能自已。当电话那段传来七开头或者八开头的数字时,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就这样,我利用课余时间,花了两年半的功夫考下来了大专毕业证。毕业的时候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我——“这可是我们班截止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大专生啊!”
我享受着学习带来的快乐。渐渐地觉得应该向更高的境界追寻。
大概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智力领域道德发展吧!因为获得了这些成就,从而更加坚定了学习的信念。学习从最初的被母亲强迫,到现在的自我追求。我觉得它已经慢慢地扎根在了我的生命里。
毕业之后,被顺利地分配到了沙河市最西部山区的学校里——也就是我上初中时的这所母校。只是时过境迁,身份不同了而已。
来到了工作岗位上的我,并没有因为身边同事们的喝酒打球,放松娱乐就迷失了自我。我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毅然报考了难度系数很高的自考本科。自考的这些年里,我的兴趣已经慢慢地从物理和英语转变到了汉语言文学上了。
我每天沉醉在那些诗词歌赋当中,自得其乐。无论是古代文学,还是现代文学,亦或是外国文学,都勾起了巨大的学习兴趣。
从上班的那天起,我一边当老师,一边当学生,历经了四年的时间,最终拿下了河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证。
到此为止,我的智力领域的道德发展也算是告一段落了。我自认为在我的个人学习过程当中,也是经历了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逐步转变的。这一步步走来,如果没有那种成就感,没有那种自尊心的获得,我想是很难坚持到最后的。
然而这就像一个良性循环一样,一旦获得了成功,便收获了自信;有了自信,便能获得更多的成功。而且在智力发展这个领域发生的道德发展,还将影响着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领域发生着更多的道德发展。
那就请大家一起期待明天的教育教学领域的道德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