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谈写作谈写作专题精选

只有文字高手才知道的6个字

2017-07-11  本文已影响315人  2H青年

好的小说、电影、故事、歌曲,甚至文案、Logo,之所以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引发流行,并不是灵感从天而降,作者完全空手变白鸽,从无到有实现的。

这背后其实有着成熟的套路,其中之一叫做:陌生的熟悉感

陌生是你完全不知道的领域,熟悉则是你早已烂熟于心习以为常的东西,二者混搭在一起,让人产生又知道又不知道的感觉,从知道的部分出发去了解不知道的,这就大大降低了认知成本,传播起来也更容易。

01

以小说为例。历史上没有几个文学天才可以凭空创作出一部流传至今众人传唱的文学作品,他们需要一个母题,这个母题一定是被大众普遍了解和熟知的。

西方文学的母题是圣经和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中国传统文学的母题是四大名著,外加一部《封神榜》。这些母题就是熟悉感,从小到大,从连环画到电视剧,大人小孩都熟悉。

后世所有的小说,不管是宫斗、谍战、伦理、爱情、穿越、玄幻故事,基本都逃脱不了这些母题的哺乳。尤其是《红楼梦》,几乎涵盖了传统小说所有的故事类型。后来的写作者大多照搬故事结构和套路,只在具体元素上修修改改,加入新鲜的东西。

比如《寻秦记》,对大众而言,秦始皇统一六国是熟悉感,现代人穿越回去则显得陌生。比如《甄嬛传》,清代历史是熟悉感,以甄嬛为视角的宫斗历程则是陌生。比如《琅琊榜》,三国里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是熟悉感,完全架空的梅长苏助力靖王走上皇位则是陌生感。

虽然以上故事和五个母题大同小异,但只要变换场景,加入几个新元素,大家就买账,看得津津有味。

02

流行歌曲的创作也是如此。乐句重复,主歌重复,副歌也重复,很容易让人产生熟悉感,听几遍就哼唱起来。同样,这种重复中又加入了新的变化,某处歌词或者某个音节会跟之前稍微不同,在熟悉带来的满足感消失之前,给听众新的期待和愉悦。

类似的观点在小马宋的文章中也有阐述,他认为,给公司的品牌取个好名字时,也要用到陌生的熟悉感

要么是通俗的词语+差异的物品。比如小米手机、神州专车、蚂蚁金服、北冰洋汽水等。要么是陌生的属性+熟悉的名词,比如天猫、飞猪旅行、蓝月亮、新东方等,让受众在熟悉与陌生之间很快建立联系,潜移默化记住这个品牌。

相反,如果一栋楼盘取名叫景粼原著,高大上是有了,却是陌生的陌生感,很难被人记住。同样,做面包的也用小米当品牌,取名叫小米面包,则是熟悉的熟悉感,让人误以为面包是用小米做成的,没什么独特的记忆点。

03

这并不是人类的本能行为,而是大脑中杏仁核筛选和处理信息的结果。杏仁核位于大脑皮层底部,负责情绪的产生、调节以及形成对情绪的记忆。

最新的研究表明,杏仁核筛选信息的原则是对自己而言很重要,和自己有关系。凡是具有模糊不确定性,也就是让人产生陌生的熟悉感的信息,都会被标记为重要信息,杏仁核被激活,更多的大脑区域被调动,好奇、兴奋、疑惑、激动等情绪也随之出现,这样的信息就得到优先加工。

如果新信息是完全陌生的,和大脑中储存的旧经验毫无关联,除非是强制刻意学习,否则很容易被忽略,更谈不上被记住。

而陌生的熟悉感,最容易让人感觉到悬念和意外,虽然你熟知相关背景,但具体情节走向和结局却出乎意料,你想猜中却偏偏猜不中,这种感觉让你欲罢不能。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意外才会引发记忆


图片作者:meinTAL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