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讨好是种病,得治!
讨好型人格,学名“取悦症”,亦称""看管人性格障碍",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老好人”。这是一种病理状态。大多数取悦者习惯取悦于他人,对拒绝和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
长久以来,人们对“老好人”有着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正常现象,毕竟被当做好人还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这种过分取悦于他人的好人常常用自己的健康和快乐取悦别人,但与人为善的结果是可能被别有用心者利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比如日本有部电影叫做《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主人公松子从小不受父亲喜欢,有一次,在陪父亲看演出时,偶然发现,平时不苟言笑的父亲,只要见到小丑扮鬼脸,就会开心大笑。这让松子误以为,只要自己也会扮鬼脸,父亲就会喜欢她。
在之后的生活中,松子只要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想到以扮鬼脸的方式去解决,结果却总是适得其反。在遭受了一连串打击之后,渴望被爱的松子彻底迷惑了。她不知道该怎么爱别人,只会一味地做着伤害自己的事情,来取悦别人,她以为只要肯牺牲就一定能得到爱,但事实却是,知道孤独死去,也没人在意她的存在。
讨好型人格是怎么形成的?
通常,讨好型人格一般都是受外在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1、幼儿时期父母陪伴的缺失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三岁以前是安全感的生成时期。此时若缺乏父母陪伴。长大后就容易造成安全感缺失。
3到6岁是人性格和世界观的形成期,此时若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关怀。孩子的性格就容易内向自卑。
那些在童年时期得不到父母陪伴的孩子,尽管长大后,看似正常,但在潜意识层面一定是受伤害的。
还有那些寄人篱下的孩子,他们会有一种“我只有讨好他们才有饭吃”的潜意识。这种就是典型的“我需要让别人高兴,我才能生存”的世界观。长大后,这种孩子很容易因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而迷失自我。
2、生长环境压抑
对于生长在父母管教严厉的环境中的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形成讨好型人格。
考试成绩优异,父母就高兴奖赏,反之,则是劈头盖脸,一顿男女混合双打。
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孩子为了让父母高兴逐渐学会了看脸色行事,努力做好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以此来换取父母的爱。
3、父母本身就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父母,自我价值感很低。同时也不自觉地引导孩子要按照别人的看法做事情。
他们通常会以孩子能不能照顾别人的情绪来判定孩子是否懂事,比如一起玩时,假如对方喜欢你的东西,就要大方的送出去,否则就是小气。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潜意识里就会觉得低人一等,不自觉地讨好别人,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
如何摆脱这种讨好模式,轻松做回自己?
想要摆脱这种讨好模式,首先明白讨好型人格的4中思维习惯:
1、我对你好,你就会对我好
2、只有付出,才能维系感情
3、通过取悦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4、取悦别人可以避免冲突或受到伤害
由此可见,讨好别人的习惯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与生长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都密切相关。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刻意改变这种思维定式。
美国心理医生哈丽雅特•布莱克在她的《取悦症:不懂拒绝的老好人》一书中,给出治愈取悦症的21天行动计划:第1天 想说“不”时别说“行”第2天 利用“破唱片”技巧,克服自己想要立刻答应的冲动第3天 折中方案,谨慎选择你给别人的答复第4天 帮你说“不”的“三明治”技巧——把否定夹在两层肯定或恭维之间第5天 “反三明治”技巧,把折中方案放在两层否定之间第6天 改写“取悦于人的10条戒律”第7天 改写“7个致命的应该”第8天 照顾你自己第9天 说服自己摆脱认可瘾第10天 做还是不做,这是个问题第11天 对拖延任务的人说“轮到你了”第12天 不当好人也没关系第13天 愤怒量表第14天 放松呼吸第15天 怒气上升第16天 怒气下降第17天 暂停第18天 压力接种第19天 跟朋友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替朋友解决问题第20天 纠正错误的假定。第21天 庆祝我们从“取悦症”中康复。
乔布斯曾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改变自我也许会伴随着不适合痛苦,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