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入佳期散文和诗散文

大学生活‖最初的我们

2018-02-04  本文已影响27人  岁时未晚

上大学之前,我没有住过校,但高中以来一直是一个人住在出租屋里,爸爸妈妈在外打工,弟弟在市里读书,只有过年才会聚齐。我对住校有些向往又有些害怕。

妈妈送我去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学报道,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从一座城到另一座城,沿途风景几番变幻,火车哐当哐当响了一天一夜,我们就一场梦般到了苏州。

苏州,初中学《苏州园林》,就对这座城市有好感,书前面的那些图片很吸引我。

没想到,竟然毫无征兆地来到了书上的城市。

苏州,这个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古老城市,这个历来背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盛名的城市,这个园林荟萃的城市,我对它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因为当时比较情绪化,只填了这么一个外省,就被录取了,还是不喜欢的专业。很难过,因为朋友都在省内,我一个人在千里之外,不安害怕惆怅……所有负面情绪集合在一起,弄得我很压抑。

报道那天下着小雨,接新生的车穿过半个城市到达从此要生活四年的学校。

学生活动中挤满了家长和学生,有学长拿着话筒大喊,让家长守在一边,让学生独自完成报名。

于是妈妈守着行李,我加入了长长的报名队伍。

在排队中一个女孩想要从我身边过去,我让了让,她对我笑了笑,我也回以微笑。

我走绿色通道报的名,很快便报名缴费。

然后去领一卡通。在这里又遇见了刚才那个女孩,她很热心地带我去领一卡通,结果莫名其妙办了张电信的合约卡。当时并不知晓,只觉得自己很傻很好骗。

从聊天过程中,我得知女孩和我竟然是同专业,这让我有了几分亲切之感。她对新奇的东西都感兴趣,于是我在她的带领下去给未来的自己在明信片上写了一句想说的话。

我还记得那句话:莫嫌天涯海角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这句话我曾对自己说,也曾对别人说。

我还记得,不知道别人还记不记得。

我俩把明信片投进箱子,还一起照了一张照片,注明要照片的,可如今也没见到照片的影子。

拿到一卡通后发现我们不仅同专业,还住在同一个宿舍!!!

谁能想到呢,我们之间的缘分从那一个微笑就开始了,而我们自己都不知道。

领了生活用品,找到宿舍,见到了另外两个室友。

一号床赵一(蓉总)

二号床是我,王二(悦姐)

三号床是我遇见的那个女孩魏三(坤哥),我和她的床紧挨着,仅仅多了一隔板。

四号床谭四(畅妹)

现在大多叫的是括号里的“昵称”。

妈妈和我把床铺好,又收拾收拾柜子桌子,便去吃饭。

吃完饭后妈妈要离开了,我送她去公交车站,雨细细地下,妈妈的叮嘱没有停过。

当公交车带着妈妈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时,我终于没忍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努力不让它流下来,转身慢慢往回走。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不用追,不能追。

晚上宿舍四人躺在床上,大家相互自我介绍了一下。

赵一安徽人,但是是江西考生。

我重庆的。

魏三河南人,是广东考生。

谭四是江苏的。

在这所省内学生占大多数的学校,我们四个来自四个省实在不易。

最初的我们青涩,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往后每年看到穿军训服的新生,我就会想起刚上大学时的我们。

该文集的名字取自我们四人各自所来的省份名谐音或简称,主要用来记录一些宿舍的趣事。

希望一些趣事感动的事都不要被忘掉,希望事隔经年看到了还能会心一笑。

那,这四年大学就算没有白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