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题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这里要说一个我听到的关于山村小学的故事:
北京某区有一所山村小学。我们都知道,山村小学和城里的小学,要说比硬件,其实差距并不大,无非是教室座椅门窗,一个漂亮大气,一个简陋朴素。
在普通人眼里,山村小学比较差真正的问题是,没有好的老师。这个小学也不例外。整个学校只有13个老师,都是当地的,文化水平也不高。
在山村,可想而知,要把一个外地毕业的大学生,留在那里教书有多难?如果说名师才是学校的核心力量的话,那么这个小学的难题就无解。
那后面发生了什么呢?
2020年某一天,来了个新校长,于校长。他干了一件事,在周边的几个山村贴了很多告示,招辅导老师。
告示贴出来,一周时间,80多号人报名。
你可能会有点奇怪,村里能有什么辅导老师呢?
有的,他们是剪纸的、做豆腐的、做灯笼的、养蜜蜂的、养鱼的、榨油的、厨师,等等。
你看,其实就是这样一些普通的村民。大家手头有的,无非就是平日里农家谋生的本事。听到这儿,你可能有点泄气,以为于校长能搞什么创新呢,搞了半天好像也就加了几门兴趣课。
在山村,其实学会磨豆腐倒是没什么不好,但是作为一个家长,送孩子来学校,不是为了让他长大以后继续去磨豆腐呀,父老乡亲们可是盼着孩子将来要凭本事考学的,走到城里去的。学会了磨豆腐,文化课和考试咋办呢?这不解决问题呀!
精彩的来了。
这个于校长要求孩子们,不仅要把豆腐做出来,还要卖出去!
你看,原本简单的做好豆腐,就变成了一个很现实的挑战。在这个挑战下,学校里原本的各种文化课程就能被融进来了。
怎么把豆腐做出来?科学课的内容就进来了。
怎么把各项成本算清楚,把收入记录明白?算术课的内容基本上就涵盖进来了。
别忘了,这些豆腐还要卖掉,卖给其他学校的食堂,周边的餐馆和乡里人。那么就要写文案,打动人,语文课的内容也就涵盖进来了。
现在你明白了,豆腐课的引入,只是引入了一个壳,一个挑战,而课堂标准要求的那些知识点,都被于校长装进了这个壳里。
孩子能学到的东西,甚至比课程标准要求的还要多。
比如说,课程标准要求孩子六年级要学百分数。但是磨豆腐需要计算黄豆和水的比例,所以孩子们提前就学会了。百分数对孩子们而言,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生活经验。
课程标准规定,三四年级科学课要让孩子们了解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学会使用仪器测量质量、体积和温度。这些内容,孩子们一边做豆腐,一边就全都掌握了。
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木工课、烘焙课、传统手工课、养殖课、蔬菜栽培课,等等等等。
你回头看,这些课程提供了一个引子。孩子们在实践中不断的碰到问题,再不断的学习去把问题解决。
原来,知识的来源,可以是课本,可以是网络,可以是身边的辅导老师,更可以是问题,是实践。所有这些,需要的只是提供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可是学生们自己的。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问题是最好的老师。
带着真问题,去满世界寻找解决方案,这是学习本来该有的样子。
没想到吧?在这个山村小学,它真切地实现了。
读完这个故事,也让我联想到了之前写作课古月老师分享的一段话,是讲王语嫣的。他说王语嫣博览天下武学经典,但是王语嫣永远成不了武林高手。 因为王语嫣底层缺乏一个稳定的执行力,顶层缺乏一颗清晰的问题树。所以永远成为不了高手,最多就是功夫解说员。
这段话不仅仅是针对王语嫣,我觉得适用于所有人。所谓问题树,就是我们在实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实际落地的训练,你就提不出任何问题,永远找不到让自己上升的梯子。实践中面对的问题列表,就是我们上升的阶梯。
所以我们想要成为高手,不断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卡壳,不断的突破它,慢慢地我们就会有了提升。
山村小学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此,写作应该也是如此。
------------------读罗老师时间的演讲九渡河山村小学故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