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都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要参考
男朋友曾问我,“如果以后你的公众号可以养活你了,而我还在国外读书,你愿意过去找我吗?”
“肯定会啊。”我的回答把他感动得一塌糊涂,可是在我自己看来,写作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我并没有因此放弃什么,可要是前提不满足呢?如果我的公众号或者说写作并不足以养活我自己呢?如果我已经在国内找到一个稳定知足的工作了呢?如果我去国外找他,是否意味着我要重新开始我的职业生涯?”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伴侣在大城市找到更好的工作,我要不要放下一切跟TA去?”
詹青云是正方,“我以前在香港读书的时候,是有一个伴侣的,后来我去了美国读书,他不愿意跟着我,我们就分手了。我什么时候感觉到非常遗憾,我们为什么没有更努力彼此妥协一点,去更努力的在一起呢?不是我在美国学习压力很大但是没有时间哭的时候,不是一个人学着修马桶和装家具的时候,也不是在大街上被抢劫心里害怕得要命但是跟警察做笔录却拼命想着要怎么跟老板请假的时候,生活会教会我们很多事,一些我们以为自己做不到的事。可是有一天,我就从超市买了东西,提着塑料袋在波士顿的那个街上走,看到满天的落叶飘下来,就那一瞬间我就在想,为什么我要在最好的年纪离开你?”
可我始终习惯给自己留后路,如果我在国外工作并不顺利,我担心我会有顾影自怜的委屈感,我担心我会把工作的失败归咎于男朋友身上,我担心我明明为爱而来,最后却因爱生怨,迫使两人的关系破裂。
我很喜欢一个评论,“就算别人讲得再天花乱坠,在一段亲密关系中,你都要先找到你自己。”
当我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时,先不要着急许下承诺。谁也说不好,当真正面对决策的时候,我会不会更想天天吃到男朋友做的饭菜,而不是日复一日的外卖;我会不会更喜欢有男朋友在一起的生活,而不是即使有了稳定知足的工作,却要忍受想念的痛苦。
有得必有失,但反过来,有失也必有得。
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考虑清楚,对你而言,什么最重要。
外界都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要参考知乎有一个热门问题,“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个高赞的回答是,“你可以做别人想得到或想不到的事,也可以做很多别人不喜欢但你很喜欢的事,还可以做你从来没有做过的事……但是作为一个周游了世界的人,我不能告诉你旅行有什么意义。做你想做的人,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才是最大的意义。”
一个旅行摄影师说,“旅行社做的事情就是一场骗局,他们收了钱,卖给你们一个根本抓不到的梦。因为人们去旅行应该是为了获得安慰与能量,收到陌生世界的治愈。可是,当你看到人山人海的长城与故宫,当你排队几小时登上黄山泰山雁荡山,当你在曼谷大皇宫的宫殿内着急寻找着厕所,这种旅行不会改变你。你说你想去卢浮宫的金字塔博物馆,看到了达芬奇、梵高、毕加索的画作,可你对欧洲艺术又有多少了解?你说你想去布达拉宫波动转经轮,可是你并没有任何信仰,你觉得你去了西藏真的会受到心灵的洗礼?你可能会说,‘我一年加班那么多天,又没攒到钱,出去旅行一次还要受到这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还要被你泼冷水,拜托,我只是想出去走走而已,别上升到哲学层次。’出去走走,看美景吃美食,来一场疯狂的购物与代购,如果你觉得满足,你的辛苦钱花得值得,一切都没有关系。但是,抛开一切因素,你真的有想过你为什么要旅行吗?”
在此我挑选了对这个回答的三条评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为什么非得给旅行赋予一个意义?
“废话真多,我想去,然后去了,这就是我旅行的意义。”
外界都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要参考我的寒假已经开始,因为不着急回家,也想着跟男朋友多呆一段时间,于是决定等他12号上完课,第二天一起启程去西安。
西安的历史韵味很浓,可我们对历史都不感兴趣,两人对西安的感觉也一般,那为什么会选择西安?
因为对我们来说,去哪一座城市都不要紧。我们决定去旅行,不是因为我们对旅行的风景有多感兴趣,而是我们决定去的这个过程,我们都想跟对方一起去体验未知的生活,旅行的地点反而不那么重要。
仍然是那句话,就算别人讲得再天花乱坠,你都要先找到你自己。
外界都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要参考。
外界都是参考,你不开心就不要参考祝大家新年快乐呀!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不奈此香何
嘻嘻嘻,可以关注支持一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