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风格,原来诞生于中世纪建筑

2020-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岚LanDis
哥特建筑:科隆大教堂

说到哥特风格,我们通常会跟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荆棘、黑夜、诅咒、吸血鬼等元素联系起来,实际上,哥特风格起源于建筑,可以被认为是意大利的北方地区文艺复兴的萌芽,是艺术史上的一颗启明星。

其他的例如雕塑、绘画、文学、音乐、服装等领域,都是在看了哥特建筑之后,被表象迷惑了,逐渐演化为了一种风格。

那么,进一步来说,哥特风格为什么会诞生呢?

早在1066年,英国迎来诺曼王朝,大兴土木新建教堂,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传统教堂的木质屋顶比较容易起火,所以迫切需要新的建筑技术。

也就诞生了哥特式建筑,这种建筑形式有什么主要的特点呢?

首先是很尖的塔一样的结构,他们认为,塔尖越高、越尖,就越接近上帝。

其次是两个建筑之间,有个连接的部分,叫飞扶垛,如同手臂一样,在稳定结构的同时,也起到了装饰的作用。

基本结构:塔尖+飞扶垛

不同于罗马式建筑大穹顶、墙壁厚、窗户小,哥特式的外形是大尖顶,墙壁薄,窗户大。相比前者,哥特建筑传递出了截然相反的宗教信息:

古罗马教堂非常厚实,给人一种保守、战斗的感觉。哥特式教堂很轻盈,尤其内部色彩斑斓,光线通透的感受,与圣经中描绘的天堂场景接近,传递出了一种慈爱的感觉。很可惜,前段时候受难的巴黎圣母院,就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

比萨的罗马教堂 哥特建筑:西敏寺内部

其实,哥特这个词,是意大利人发明的,用来形容法国人建筑特色的名词,是贬义词,象征着当年北方的“哥特”人的入侵,导致了西罗马的灭亡,类似于我国的“北夷”、“南蛮”的意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