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理工女“寒色江山”笔下的锦绣诗文
齐帆齐微课
喜欢诗词的姑娘是怎样的?
温婉知性、文艺优雅、蕙质兰心,这些都是形容绝大部分喜欢诗词的姑娘,但今天这篇人物稿的主人公非常喜欢诗词,但我却觉得这些词无法贴切的形容她。
寒色江山取自“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一听这个相对生僻冷门的名字就知道,她一定热爱诗词、有故事的人。
我与她其实认识已经1年半,我们同为去年齐帆齐老师年度写作营的学员,她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平生锦绣。而在2022年齐帆齐老师的年度写作营,我们又相遇了。而且恰巧,我们都同在祖国的首都。
缘分自此,于是这篇就写一写我眼里的这位妹妹。
她是24岁的理工女,热爱诗词与数独,毕业2年,坐标北京。
她在我眼里最大的特点是颇有才情,拥有良好的诗词文学功底,用词优美,文笔成熟。
作为一名重点院校理工科专业毕业的女生,她的文艺多了几分冷静与理性,也就是我觉得知性优雅并没有特别精准的形容她。她的文字不是浪漫唯美的,而是冷静深邃的。
她如何走上文学之路呢?
她的文学之路始于高一。借助少年时代读过的众多诗书的积累,她实现了写作路上的成功出道,作文从未低于50分(满分60)语文成为了她最喜欢的课程,陶醉于那些字字珠玑的文言文,音韵典雅的古诗词,也喜欢现代文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散文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
由此,对文学的热爱扎根于心。后续的大学时光,因着热爱,她顺利成为了学校新闻中心的记者,甚至在大二主动竞选新媒体工作室室长。后续进入职场,成为了科研单位里的“笔杆子”,在宣传先进典型、指示精神、重大任务与活动中,总是当仁不让。
最后,来到简书,从最开始执着于追求日更的数量,到现在每周一篇均速追求日更的质量,尤其是最近勤于动笔,在五一假期2天竟然成功完成了1.4万字。
看着她一路成长,文字于她相伴整个青春时代的近10年,从未离开过。哪怕她学的是理工科,进的是科研单位,文学之梦刻在血液生命里。同时,她一路上也得到了众多正面反馈,从大学开始发表作品,拿稿费,到在工作单位也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谁说只有文科生偏爱文学呢?她的故事里分明看到了一个非科班人的热爱与发光。
她的锦绣诗文有多美?
作为一名基础功底不错的创作者,她文章中的诗词功底强,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这是大部分创作者不具备的,成为了她的一个显著优势。
我想,这离不开少年时代里大量读书的积累。没有提到她的家庭成长背景,猜想成长环境里很大可能有这样的文学熏陶。
列举这一篇她用心而作的散文岁月冷雨,借用蒋捷的《虞美人》中少年、中年、老年听雨时的三种人生心境,讲诉蒋捷少年叛逆,中年蹉跎,老年两鬓发白的一声。
她巧妙地用3句诗文“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串联起来,用第一人称地口吻来讲诉每句诗文背后的故事,用词凝炼,用情真挚。
且看这段就能一窥究竟:
此刻的我,一袭布衣,满面风尘,发间已有了岁月的痕迹。依然是秋雨萧瑟,秋水浩渺,低低的云难抑我心头的凄凉。
我看见南飞的孤雁,在远天一线的云影中,仓皇间寻觅自己的队伍。是呀,异乡的梦里没有亲朋的呼唤,云路遥遥,山河冷落,怎认归程?断雁叫西风,难诉满心的恓惶。
因此,这篇高质量的文章获得了伯乐推荐,实至名归。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去读一读。
她的写作未来在那里呢?
第一次对她印象深刻,早在去年年初齐帆齐老师做得年初征文大赛,在那次大赛上,她的一篇文章获得二等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讲诉她求学不顺,梦碎哈工大的亲身经历。因为我也是那次大赛的二等奖的获得者,就顺带看了她的这篇文章。
当时就对她颇有印象,文笔优美,用情至深,思想成熟。
虽然也才20岁出头,却有自己的主见与坚持。
后来,因为工作忙碌,她在年度营里出现的次数减少,大家的交集越来越少。直到今年的年度写作营重逢,她还是放不下对写作的热爱,还是坚持持续写作。
2022年她重启简书,开始找准了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经历了一年多的尝试,她开始充铜牌年度会员、买简书贝,研究伯乐推文。因此,带来了正向循环结果,喜提2次伯乐推文,一篇文章《“谁丨令公桃李满天下”》达到了1000以上的收益。同时加入广播站担任记者,迎新队队长。
作为同学,很为她的成长感到开心不已,本就是实力派选手,更祝福她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写出更精彩的文章,获得更多荣誉与掌声。
这就是我的同学“寒色江山”的故事,一位颇有诗文才情的年轻姑娘,有实力,有热情,有方法。
作为同样是热爱文字之人,我为文字带给她的优势与祝福感到赞叹,更相信假以时日,找对风格,她会走得愈发宽广。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但我们同样要成为追风少年。
齐帆齐年度写作营第82篇打卡,1865字,命题作文,累计12684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