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

一粒米里知人生之——偷米送他人

2020-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兰秋菊

屈原小时候,正逢连年饥荒,屈原家乡的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生活十分困苦,屈原非常怜悯之。他偷偷将家里的米倒进家门前的石头上,使其从石缝中留出,人们发现屈原家门前的大石头缝里突然流出了雪白的大米,纷纷来拿回去。

不久,屈原的父亲便发现了这件事。但他并没有责备屈原,只是对他说:“咱家的米救不了多少穷人,如果你长大后做官,把楚国管理好,天下的穷人不就有饭吃了吗?”

这是多么大的格局,这是多么好的教育。就像同样是父母带着孩子看到路边的乞丐,小格局的父母会说,不好好学习,将来会成为这样的人;大格局的父母则会说,好好学习,将来可以帮助这样的人。

帮助他人,有两点不可或缺,一是要有悲悯之心,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悯人更要悯国,“悯人为小爱,悯国为大爱”。二是要有一定的才能,有帮助他人的力量。不然自身难保,又如何去度人?所以人生要努力追求大情怀,努力锤炼大才能。

有心也要有力,避免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日积月累着不断去增强自己的力量。在书本中汲取贤人的力量,在实践中汲取生活的力量,在磨难中汲取顽强的力量,在黑暗中汲取勇士的力量,在风雨中汲取不屈的力量,在阳光中汲取温暖的力量,......变成力大无穷的我,变成铜墙铁壁的我,变成春风化雨的我。

屈原确实不负父亲的期望,他做到了,他勤学苦读,才华出众。他为民请命,为国效力。他一生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一生都在为楚国和楚国的百姓竭力尽忠。

一粒米是就是一颗善心,一粒米就是一份力量。要为他人送米,首先自己要有米。

传统文化与人生哲学系列21(2)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