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
五一假期回来连着几天早上儿子五六点钟喊我们问几点了,经沟通原来是清晨卧室太亮以为不早了担心睡过点会迟到。是呢,家里卧室的窗帘确实不遮光,现在天亮的早了,天一亮光就全透了进来。约了邻居推荐的上门测量服务,新定了一套折光率高的厚窗帘。这两天到了挂上后遮光效果果然不一样。
前一套窗帘是09年刚搬来时在大红门买的一套,用了十多年了,在想这十多年了我们怎么就没有觉得这窗帘太透了,是我们的视觉系统对光的感知敏感太粗糙?习惯了?睡眠质量太好了?怎么儿子到了七岁半了才感觉到?我们以前都是怎么睡的呢?那人类以前没有窗帘怎么过的?窗帘是怎么发明的?窗帘遮光率有各种不同的差异,也顺应着不同需求,比如我在最初购买时并不了解这些随意选择了一款外观喜欢的,那怎么就能适应十年了的呢?
闭上眼睛能看到黑暗,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卧室即便闭上眼睛时也感受到了光信号,刺激到视网膜到达大脑后部的视觉中枢,然而还在朦胧睡梦中大脑没有完全接受光给予的信号,并且并未睁开眼也呈不了相,光信号和大脑相互作用后大脑编译者说睡吧,这光亮不真实别被它骗了,还没到起床时间呢,睡梦中的我也经过多次验证就信了,生物种也还没到点呢,神经传输系统敏感度不断地降低降低,彼此开始达成一致。
当儿子提出窗帘太透了不遮光,大脑接受到这个信号暗示,调整信息传导,同样的视觉传输再来的时候,改变了编译程序,清晨窗帘很不遮光、亮度太强并也很快被我认可,并验证确实如此。
人类六根、大脑运行机制千万年来与环境与大自然共同作用,经验得来并约定得发明个遮挡物,能遮挡光亮保护隐私,继续顺应着个体化差异的需求、不同目的性王国的建立,不同层次、厚度、遮光度的窗帘也因此应运而生。调整着我们跟窗帘的关系,重新达成一致约定并开始再次习以为常的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