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想法简友广场

那些已失联的人雕刻了今天的我们

2022-10-25  本文已影响0人  不不晚
《friends》

耳机里放到了王菲《矜持》的钢琴曲,我突然想到我听过真人唱过最有感觉的一版发生在初中,同学生日大家一起去KTV,一个女孩刚失恋,撕心裂肺的在那唱:

“我是爱你的,我爱你到底。生平第一次我放下矜持,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深深去爱你。”

那个女生身形很好,高瘦,有跳舞的清冷气质,唱起这个歌反差感特别大。但当时在场的人都知道她失恋的故事,所以又都很能理解这种撕心裂肺。我甚至看着每一句歌词,都能完美代入她的心情。

现在想想,这个版本深入我心,大概是因为那个年纪我们都矫情,相信歌词就是在写自己,也并不觉得陷入其中的自己或者是别人是矫情。那个时候,恋爱和失恋就是天崩地裂的大事!

现在只能在特定的文艺片/爱情片,那种特定情景下的故事才能get到这种情绪和感情,不然成年人统称这样为无病呻吟。

我们都会长大,会变化,变好或变差,但很多体验和心情,都是每个阶段的限定,是无法复刻的私人记忆。

类似的还有一个故事是《千千阙歌》,同样我听过最有感觉的版本的也是初中一个女生唱的,大眼睛、厚重齐刘海,长得甜妹,偏偏声音沙哑,唱起陈慧娴时大概是我人生第一次港式唱腔/风味启蒙。

这两个女生都早就失去了联系,但她们应该永远不知道这些细节,就像我们一定也有很多片段,藏在别人的记忆里。


人和人的缘分有深有浅,但相遇就有故事,最后人渐行渐远,但是故事留了下来。

我们的故事里一定有很多别人明亮的笑脸、晶亮的眼神;别人的故事里,也有我们年轻的脸。

这些故事,汇成了一张到老时能交卷的,满是温度的答卷。

———————————————————

                              作者简介:

阿婉,98年生人,地铁生态观察家,菜鸟翻译。

第N次减肥中,轻度努力人格。

Focus on the one most important thing.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