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7921749/eef5aabe5f1fc774.jpg)
文/得一
热爱读书、想要快速获取知识的你,是否经常借鉴网上各路大神的书单,按照他们提供的思路,点开京东、当当、亚马逊把书买回来,然后呢?
有的看不懂、有的没趣味、有的我根本就不需要啊!总而言之,收藏、购买了很多大神推荐的书单,却没读进去几本,依然进步缓慢......
这个时候,你是否还在嘀咕:是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毅力太差了,这几本书都啃不下来,唉......
这个时候的你,甚至还依然坚信:大神们读了那么多的书,他们是过来人,推荐的准没错,我相信他们!
巨石强森大家都认识吧,这是他一天七餐的齐全食谱:
![](https://img.haomeiwen.com/i7921749/667c63522dc5b6bc.png)
第一餐:10盎司鳕鱼,2个鸡蛋,2杯燕麦片
第二餐:8盎司鳕鱼,12盎司甘薯,1杯蔬菜汁第三餐8盎司鸡肉,2碗白米饭,1杯蔬菜汁
第四餐:8盎司鳕鱼,2碗米饭,1杯蔬菜汁,1汤匙鱼油
第五餐:8盎司牛排,12盎司烤马铃薯,菠菜沙拉
第六餐:10盎司鳕鱼,2碗米饭,沙拉
第七餐:30克酪蛋白,10个鸡蛋的蛋清煎蛋,1杯蔬菜汁(洋葱、胡椒、蘑菇),1汤匙欧米茄-3鱼油
![](https://img.haomeiwen.com/i7921749/fa57011b6a41811a.png)
在美国,有个作死的小伙子曾模仿巨石强森的食谱,结果被送进了医院。
我想说的是什么?
不是大神别轻易模仿大神的食谱!
书单也是一样,你把大神的推荐书单直接拿过来用,有时候往往适得其反。盲目地跟随别人的书单,就是盲目的阅读,只能起到反作用。
那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书单?
好的书单,要能够准确列出匹配自身需求的书。
制定书单,就像制定自己的健身计划一样,网络上有很多的健身大咖,如果你随便拿一套他的饮食和健身计划来用,你能用吗?你肯定用不了。
你得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体脂率、运动水平、健康状况、运动目标等等指标来制定。
打磨个人书单,同样需要搞明白楚自己是什么阅读水平、认知水平怎样、爱好什么、需要获得什么知识、达到什么目的等等。
那么,如何打磨自己的个性书单呢?
第一步,囤积型阅读和目的型阅读,你属于哪一个?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的阅读都处在囤积阅读这个层次,看起来买了很多书、读了很多书,却依然什么也没记住、什么进步都没有,更别谈构建知识体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921749/3a212440dd4adc13.png)
囤积型的阅读,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读什么书,始终读不完手上的书,老是坚持不下去,读了以后记不住也用不上。
我们囤积了一大堆要读的,想读的,然后搞得自己精疲力尽。
目的型的阅读,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知道这些问题能在哪些书里找到答案,读的书也是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并且能够集中爆发式地阅读,往往速度比较快,这种阅读方式,往往收获很大。用这种方式列出来的书单,针对性很强,符合自身需求,能够极大地补充自己的信息缺口。
两种方式的好坏很明显,你首先得调整过来。
第二步,按照框架打磨个性书单。
![](https://img.haomeiwen.com/i7921749/051a89eedcd06a51.png)
1.找到大致方向。
说白了,就是你最近想关注什么?想提高什么技能?想补充什么知识点?等等。多问自己几个问题,看哪个方向是当前自己最想通过阅读来补充的。以我为例,最近一段时间想学习写作,但不是文学创作,是实用性文章和干货型文章的写作,有了这个大方向,我需要知道自己在哪方面有知识、信息缺口。
2.查找信息缺口。
有了方向,就能保证自己不再网络信息的大海里捞针。这里列几个我自己经常用的平台:
第一个是百度。百度主要是在确定主题以后找到和这个主题相关的分类,以及需要完善的知识点,从知识点去搜索自己的信息缺口,以此来确定自己需要什么阅读的类型和主题,以及一个大致的阅读方向。
第二个是知乎。知乎上的很多问题和答案,也都有很多的大咖,他们讲到了哪些书,可以记录下来,这些书多数属于比较经典的、大众的。
第三个是微信。微信比较便捷,收藏和更新速度也比较快,但是文章的质量要注意把关,主要是要找到对口的优质公众号。
第四个是思维导图。主要在查找过程中用来绘制知识和信息地图,有了这张图才能明显看到自己需要什么。
3.确定主题。
知道自己在哪个方面缺的最多,就在哪里建立自己的阅读主题。比如我想学写作,发现自己喜欢写干货型文章,而且方法知道的很少,那么我就需要多读点非虚构写作方法类书籍,这个主题确定好,不要随意变动。
4.收集书单。
重复第二个步骤,只不过关注点和搜索内容不同,这次的重点是搜集和非虚构写作方法类书籍相关的文章,凡是搭上边的,就收集起来,放进云笔记里。
![](https://img.haomeiwen.com/i7921749/c984fab1f6002910.png)
5.对比评价。第一个是豆瓣,里面的评分和评价比较专业、犀利,大家都常用。第二个是简书,里面读书笔记较多,大神们写的干货也比较多,可以根据他们的文章来判断这些书到底怎么样,属于什么类型,到底符不符合自己的需求。另外,还可以去看看京东、当当、亚马逊、晒书房等卖书的网站,销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绝对化。有了这个过程的对比评价,心里应该对相关书籍有了个底。
6.按需排列。
每个人的知识存量和知识缺项,各不相同。个人兴趣和发展取向,也因人而异。 所以,最后需要好好评估下自己的需求,综合上述流程,排个顺序。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
书单的选择和取舍,重在考虑知识结构的构成,以及学术品位和版本选择等方面。
希望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打磨出一份更适合个人特点的书单。
我是得一,用简洁朴素的文字,记录知识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