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站在一件衣服上生活,质量再好也搁不住!
最近理财专栏收到很多年轻人的私信,在学校花了很多钱,以为毕业能找到好工作,毕业没找到好工作,还不了信用卡,陷入经济困境。问我怎么办。谈理财,就少不了说到赚钱能力和消费欲望。赚钱能力,我们之前说的太多了,这次重点说一下消费欲望。
我是个对外在物质要求很低的人,我的消费大头是书,你没看错是书,有两个孩子的我,消费大头竟然不是婴儿用品。我两个孩子都是母乳,孩子又自己带,怀老大的时候,作为比较年轻的人,其他哥哥姐姐们给了我大量的婴儿服装,什么的。如果必须买的,比如童车,在家用的竹车,出去玩要带的折叠童车。竹车500元,两个孩子用完再卖还能卖500。折叠童车是进口的,但是是二手的,原价的十分之一价格,而且两个孩子用完,我应该还能再卖几百。
有的姑娘咨询我理财问题说:“每个女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奢侈品,这是青春的纪念。”我觉得这话真好,都能当奢侈品的广告词了,青春的纪念不是应该是爱情、奋斗吗?什么时候变成奢侈品了?
从奢入俭难,我努力让自己保持朴素的生活,不为别的,为了省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很多人崇尚“轻奢”,主张“人靠衣装,马靠鞍”,曾经做金融的我也被物质所吸引过。刚入职的时候,跟着同事逛街,一晚上花了半个月工资。
后来杂志的美术总监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当年的美术总监是个画家,在杂志负责设计封面,总是白衬衫牛仔裤船鞋,不化妆,我不知道她多大,大家都叫她姐,皮肤却跟20多岁的我差不多。当年领导如果跟谁说“你中午有约吗?咱俩中午吃个饭。”大家有约也会说“没事,您等会直接叫我!”可是大姐却永远高冷的说“没空,画完这点我就走了!有事吗?”领导这个时候会说出个什么事,大姐通常会更加高冷的说“我在忙,等我画完再说吧!”可是这位姐姐的工资却比当年天天加班,起早贪黑的我高出好几倍。
如果我有这样的资本多好呀,虽然是白衬衫牛仔裤船鞋,却有对老板说不的权利。后来学理财规划师课程,老师在第一节课上讲了三个观点:1、除了房子,不要为了别的消费品负债。2、几乎所有理财的开始都是储蓄和投资。3、养成学习型思维能持续提高赚钱能力。
后来在读《会赚钱的妈妈》的时候,我发现了相同的观点,:“永远不要为了房子以外的东西负债。我们拥有的财务基础,能够让我们真正自由的做出最有利于我们的婚姻、孩子、长期目标的选择。”
有的人会跟我说:“我买贵的东西是为了兼具投资和使用的双重价值呀?”这话没错呀,但是要看什么东西,你是什么人。比如你20多岁,买几千块钱化妆品,你这化妆品用完了,外包装能卖吗?有投资价值吗?人家年薪100万的,买个1万块钱的裙子,人家可能有几十条,这条只穿过几次,能卖二手。你这个可着这一条穿,都磨毛了边,还能卖吗?不要站在一件衣服上生活,质量再好也搁不住!有些东西不是你想就会实现的。我以前买过一双高档皮鞋,我就很纳闷,这么贵的鞋,怎么底这么薄?这么硌脚呢?后来遇到个奢侈品编辑,一问才知道,穿这鞋的,人家下了车都是踩有地毯的地方,不用像我一样遛马路,骑自行车。
工作以后,一定要设立强制储蓄账户,看清楚不是节余账户,是强制储蓄账户。我的经验是把划账时间设置在发工资的第二天,我个人一个固定的银行债券存款,一个有点风险的理财投资。每次发了奖金,年终奖,记得补充进去储蓄。每年涨薪水的以后,记得把强制储蓄的额度上调。
经常有人问我节约问题,我都会问她每月开销有什么,最近咨询我理财问题的,普遍都是房租高。很多人跟我强调客观居住条件,这个我觉得还是要看室友,而不是看价格。我当年跟同为编辑的室友合租平房,虽然房子不好,我们也收拾的温馨方便,两个人互相也能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路程远的房子,可以错开早晚高峰,在地铁上看书,在公交车上听书。
你的消费欲望,一定要跟你的赚钱能力匹配,如果欲望超越了赚钱能力就容易悲剧。不要站在一件衣服上生活,质量再好也搁不住!我们的价值观应该是去学习知识,用各种技能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通过自己的认知树立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看奢侈品营销文案、网贷软文把这些当成自己的价值观。我总是建议大家阅读那些能够建立知识体系的专业书籍,当你的注意力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上,视野开阔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那你就不容易被这种“短暂”的物质刺激所诱惑。这也是为什么熊培云建议年轻人在迷茫的时候,要么多读点书,要么多赚钱。这两点都能让你成长起来,当你把精力放在成长上,就不容易被物质的东西磨掉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