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师文学客栈乡土故事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村落笑

2017-12-08  本文已影响48人  陆子飞

齿间米花依旧留香,我已不再是少年。

小城味道

乡村的变化真大呀,记忆中的模样逐渐被钢筋水泥取代。

以前钓鱼的堰塘依旧在,可岸却变了样;以前玩耍的竹林依旧在,面积却在减少;以前住房的地基依旧在,只是盖了新房。童年的记忆依旧在,只是再也找不回那种感觉,就如同回不到过去。

乡村在变老,一天天,一年年的衰老。村中老人一个个减少,带走了上个世纪的酸甜苦辣和记忆。

婆婆的母亲已经九十多岁,记忆已经出了差错,常常弄混我们。

小时候她很疼我们,每次家里炖了汤,都要送一份过去。不用说那送的人,不是我哥就是我,当然有时是我俩人一起送。

到了那边后,她总是把里面的肉分给我们哥俩,自己只喝点汤。那时我们回来可不敢说,但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也就只当个笑话并没有责怪我们的意思。

始终记得她的笑脸,慈祥和蔼,那时才七十多。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虽然记忆常常不听使唤,可她笑容依旧没有变。

每当看到她时,我就对笑容肃然起敬,原来笑,真的可以让一个人看着年轻而有活力。

祖嘎,是我这一辈对她的称呼,爸妈喊她外婆。

祖嘎的笑容,常常让我无法联想起她经历过的年代。就像我无法理解,一个裹了小脚的老人,在九十多的高龄竟然还能走几公里。

一年中她总是会来我家几次,说我家也不够准确,应该是来婆婆这。

我不能理解的还有很多,至今住着平房的表弟表妹,也是整天挂着笑脸。也许是因为还小,尚不知愁;也许是因为有爷爷奶奶呵护着,真的感到快乐。

老人和小孩,是现在村子里见得最多的人群,曾经的我也是其中一员。

一到下雨,上学走的都是泥巴路,去到学校,裤脚是脏的,鞋是湿的。然后脏依旧脏,只是已经干了。这些就会伴随我们一整天,因为回去依旧会脏,依旧会湿。

现在的路全是水泥和柏油路,既不容易湿,也不容易脏。对比起现在的表弟表妹,我上学的日子应该更苦,那时似乎也是很快乐的。

记忆中没有变的,应该就是祖屋了。说没变也不准确,毕竟记忆中还是有人居住,现在没了。

祖屋应该是寂寞的,后山变了,竹林快没了;周围的房屋几乎焕然一新,它的邻居换了。居住在这边的人也不一样了,出去打工的打工,出去上学的上学,还有别处安家的,去世的,新出生的等等等等。总之,和之前的人群,不一样了。

即便是这样,它还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盼得离人归,盼回团圆,如果不是红白喜事,那么必定是过年。村庄就热腾起来了,它活了。

虽然这样的日子年年有,伴随而来的必定是欢声笑语。可却不长久,只有短暂的几天、几周,之后又是长达一年的沉寂。

每每想到这,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花来。用一年的时间来孕育,虽然只有几天的绽放,但那几天却是最美的时刻。

回家是一个信念,是支撑在外的游子克服重重困难的力量之源。它就像是营养,不断的吸取总会有开放的一天。

也许我能理解,为什么他们会快乐?笑容满面。因为我回去也就是在过年,就好像花绽放的日子,本来就是可喜可贺的。他们高兴很自然,何况即便是平时,他们也应该快乐。

生活已经不易,何苦在吝啬笑容?这也是为什么村落里依然回荡着欢声笑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