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内循环的辩伪
1、双循环是主动战略,不是被动战术。在十几年前早已定调!要结合一起来看才能看出点门道。
各路声音解读都是围绕“商品自循环”这个点开挖,有的说是全球贸易脱钩了、被逼无奈了、闭关锁国了、自产自销了等等;专业一点的就弄出一堆经济学诡辩词,什么产能过剩啊、工业化阶段啊、失业与就业问题啊,什么外向型内向型啊….
你就笨寻思啊,它叫“双循环战略”,不叫“双循环战术”,最高人士牵头搞自产自销?落脚点错了就都错了,应该落在资本循环上去看。
政治决定经济,战略是个政治维度的事情!政治是利益分配,经济是执行分配。双循环战略背后是国际政治利益的博弈驱动。在十几年前早已定调,只是在今天这个时机点祭出来,现在才被当成“重大发现”。
有一位天才战略设计者,在十几年就慧眼洞观国际乱象,预判未来局势,构建出一套国家战略,远见与魄力叹为观止!
这十几年的深化结构调整,都是在为双循环铺路,所以之前写土地一定要资产化,一定会房股切换、指明科技等不怕被打脸,因为都是在这个建构里。
2、一条线路长期有效。
百年变局——新冠疫情——金融动荡——钱荒来袭——供需危机——举世放水——中国应对——底线思维应急纾困——空间换时间对冲——盘活家底挖掘增量——要素改革放水加面——大国大城扩大内需——新一轮土改——新市民化——二次房改——新地产春天——做强资本市场接力土地财政——扩大开放争夺全球资本——股债回流国际化人民币——海量资本加持科技创新——构筑以我为主经济循环新体系。
这条线会延续很久很久,长期有效!
3、新旧开放与资本循环。
1980-2010年是粗放的一次改革开放三十年,10到35是科技支撑金融资本循环的新开放三十年。
战略目标:神州从过去“租改卖借”游戏转到国际借贷,资本市场最终成为整个货币循环和经济调节的阵地。(房股切换)。
所以循环的是啥?要着眼资本!
在未来,龙与鹰谁能获得国际资本支持,谁就是强者为王。
所以目前的主要矛盾是啥?
是争夺资本!
内循环是守,相当于给鹰“断奶”,外循环是攻,相当于刨鹰祖坟。
4、旧的开放。
前三十年发展可以归结成“租改卖借”,也可以讲“空间换时间”。空间就资源,包括土地、国企股权、地产等。
租,在开放思维的引导下,把不动产便宜出租出售换成流动性资产,作为国家发展的启动资金,开启现代化大门,同时老百姓储蓄在累积。
改,固定资产所换来的货币不足以支撑快速发展了,产生紧缩,咋办呢?在深化改革思维引导下启动“三改”,无偿服务变有偿,也就是医改、房改、教改,把老百姓储蓄刺激出来,通过消费释放的流动性冲抵社会发展需求;
卖,前面发展势头良好,但是由于“三改”老百姓口袋被掏空一次,消费支出受到影响,又来一轮紧缩,咋办呢?启动股份制改革!引进外资,卖国企股权合作发展,国外资本大量涌入国内,外企白领这个词开始火了。外资对基础建设要求更高,为了实施相关配套建设,重启国债发行,大量基础建设带动国内相关行业发展。出口创汇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流动性注入渠道。这时期是卖股权、卖资产、卖市场、卖产品,通过“资源空间”来换“发展时间”。
借,政府发行大量国债,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上马许多大工程,但还缺钱,咋办呢?启动地产融资(地产是国家建设的融资器),大组织小个体都开始玩借钱,通过债务与信贷放出一波波大水,以此刺激经济发展。
总结,外面有钱有技术,我有人有市场有资源有资产,一起做大中求发育。
5、旧有循环。
出口退税赚绿纸,补贴外国人,而换回的绿纸又成了外面的攻击目标,给你变成废纸。为了技术,放弃十几亿人市场,而盯着外部几千万人的市场,国内价格高企,又间接抬高进口价格,外国人少量商品赚取大量利润。
一个圈:商品出口,换回滥印的美元,然后去买美债,鹰拿美债回来的钱继续买你商品,继续便宜出口。结果就是白养鹰。
然后这个“圈”从赚绿纸开始就一直循环,这就是鹰的掠夺方法。“圈”的关键点在“绿纸回流”环节,得回去接盘才行啊,印出多少买了东西出去,还得返回去才行,才能形成一个循环闭合。
经济就是循环!就是给你点啥再用招数弄回去。这个循环得越快,量越大,经济就越有活力,比如过去出口很有活力,那是因为赚来的钱总是“回去”。08到10鹰通过QE印了大约2.7万亿,同期龙外汇增加了1万亿。
旧有循环下肯定不会打贸易战,出口会很有活力,因为在“圈”里。
6、全球化与时机。
全球化的本质:如何手拉手共发展?
得有个轴心国,损失掉出口,一家向全球搞逆差买买买,然后其他家来赚钱,再通过一定方法将这些钱会回流到核心手里。这样轴心国发展了金融,民众不用体力活就能富足,新兴国也通过不断出口发展出工业化和城市化。
这个轴心一直是鹰,回流方式就是鹰债。
但是,当轴心要勇武加之公平,鹰干事越来越不讲究,没事就剪羊毛,一出事就狂印绿纸让别人埋单,早已透支,向外输出绿纸已乏力。而且国内流动性出现严重问题,消费数据告诉你一切。
所以,鹰如果一直这么玩,世界大概率无法回到过去发展模式,如果大家还想全球化,就要切换一个玩逆差的轴心,他的市场要够大,性格要够和善,这就是时机,所以鹰看势头不对搞逆全球化。
7、终极外循环。
第二个时机就是“时间”换得差不多了,市场够大,制造业够强,有足够能力带着其他农场一起玩。
那些不发达农场制造业不行,产能不行呀,咋办呢?扩大呀!但是没钱扩大啊!咋办呢?我借给你啊(成为他们的外资);或者帮他们融资啊(国际板)。帮助外面赚钱了得通过分红回流回来,内部小动物增加资产收益了,才更有能力买买买,实现“外循环”。
当轴心货币一定要强势,货币要强势背后就一定要有一个强大的金融资本市场,实现货币流通的封闭循环和节点控制,所以一定要做强资本市场!
要想输出红纸,就必须要损失一部分市场,不然外面的货进不来,红纸怎么出去呢?所以必须要放弃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生活刚需行业,此处可联想一下“绿水青山”,而有科技含量的要大力支持。
用红纸出去买大量产品,内部本来就生产饱和了,物价会理论上必然走低,但是可以印钱冲抵不让其走低,这样物价没变,印钱多了,小动物收入和支出相对变了,每个人都会变富有。
外面不发达的人拿着红纸,通过债和资本市场回流,大家一起做蛋糕、分蛋糕,不搞剪羊毛一起做大。
所以,之前印红纸规模还是小,如果此事成了以前的都是毛毛细雨。
而且还会出现一个新名词“国民财富倍增计划”!
现在启动内循环为主,守中带攻搞外循环,搞成了就红纸国际化了,届时加印红纸的过程就是国民财富倍增计划。
8、防守内循环。
土地等要素价格市场化与自由流动是塑造国内统一大市场、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前提条件;这样就能理解《要素配置文件》出台,文件执行就更迫切了!
双循环需要启动赋能,要素改革把很有价值空间的土地、国企股权等拿出来,吸引更多资本、人才、产业过来,才能循环起来。
各种大城市圈、各种湾区、各种城市产业梯队塑造,就是为了把内部的“面粉”给做好做实,这样才便于“引水”和“加水”,要素改革中的就是未来的主要“面粉”。
这些给新循环一个初始动力,打造洼地效应,聚集资源。通过面粉来留住水、存住水、搞活水。在第3点里讲了,所有乱象背后都是对资本的争夺。
以前是内部购买力不足,现在想办法把地产给弱化掉,强内需强消费,贸易循环改变要从出口变进口,为老外服务转变成为自己人服务,只保留产业薄弱环节的退税,其他都取消,让渡市场,培养欠发达国际地区,这个给外循环打配合基础。
在转型期经济稳定过渡是大事,人为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基础设施投入,稳就业稳增长增收入,过渡期干事跟过去没两样,重点是渡过了转型期之后才是重点。现在人们脑子还停留在转型期的常态思维里。
而资本市场是外循环的重要环节。在外循环“圈”上并不是复刻鹰的套路,二元人口结构决定达不到放弃中低端只靠科技与金融的阶段,中低端空间还有很大,科技还需要资本赋能引导升级。这就涉及到另一问题,区域布局与产业梯队的问题。
干事求稳,守中带攻,得力于广大的纵深,城镇化完还有城市化,一线工业化转移二线,东部转移西部,这个腾挪有一定空间,而农村土地资产化得以将“缓冲带”做得更大。
对内,这几年各种大湾区、雄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
对外,自贸区试点、海南自由港、一带一路...
外延和内缓双手抓,这些事对内有布局,势必激化龙鹰矛盾,产生各种新闻现象。
户籍改革、宅基地腾挪火急火燎被迫上楼、各种大城市圈信息、一线赶人,二线抢人、外国移民政策吹风、股市改革、n海屯兵、鹰逆全球化搞退群、疫情迫使全球产业链脱钩、各种战机航母造等等。战略的表达就体现在这些步骤之中,这样就能一条线牵引所有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