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化思维,你也能!
作者:蚂蚁向上爬
公众号:蚂蚁向上爬
图片来自网络
01 爱干净的读书 -- 爱惜书真是一件好事吗?
小伙伴们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小时候我们上学那会,开新学期发新书了,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包书”。
家里条件好点的,专门到文具店里买塑料书套;家里条件一般的,找一些旧挂历、牛皮纸来包书;再不成的,我也见过拿报纸来包的。
这样的传统好像流行了一代又一代,我们都美其名曰是“保护书本”。可是,这种“包书”的习惯所带来的一个新问题,我们却没有重视过。
也许有人会问
包书不是挺好的吗?
包书不是让小朋友养成爱书的习惯吗?
包好的书干干净净,不是挺好的?
说到点上了,就是这个“干净”。再回想一个情形,因为包书的习惯,给人们带来一种洁癖心理,这种对书本的爱惜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产生其他影响,不仅对书爱干净,连在书上写写划划也变得舍不得了。仔细一想,这难道不是失去了读书的本意?
在我小时候,我的课本几乎全都拿旧挂历、牛皮纸等包着的,为了“爱惜书”,我都舍不得在书上写字,一年的课程上完了,每本书看上去都还很新。以至于在多年后,因搬家而不得不把旧书卖掉时,这些书本仍然很新,随手一翻,发现上课时的经历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等我再次翻阅书本时,上课时老师讲授的内容,很难情景再现了,而且当时上课时自己对课本的理解,也难以找回了。
这种对书本的爱惜,是我们想要的吗?
图片来自网络
02 “把书弄脏也要记下来”-- 书本弄脏不可怕,记录下来才重要
其实对于读书来说,重要的并不是对书本的爱惜,而是真正能理解吸收书本的内容。书本再干净,你从中无所获,对你来说,这就是废物。书本再破旧,写写划划再多,你只要从中能吸收一小点,那么对你来说,写写划划带来的就是无形的财富。
《实用性阅读指南》指出,读书需要做笔记,就算把书弄脏也要记下来。
“无论是向别人借书、在图书馆借阅,还是在书店浏览,都不能把书本弄脏。这样一来,之后再翻阅的时候,因为没有做过标记,不知道这本书那些地方比较重要。或者因为借来的书不得不还,手上没书,就更无从知晓了。
所以作者强调读书过程中,一定要划线、做记号、做笔记!
重要句子划线
重要段落划括号
重要词语加注解
重要的页码折一角,重中之重再折一角
重要页码贴便签,便签写上关键词
小伙伴们难道不觉得这些笔记将是自己一笔很大的财富吗?
《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大岩俊之也通过阅读达成了他人生中的“逆袭”。
他自己曾说过,学生时代,他是一个“不读书”的人,语文课的成绩马马虎虎。大岩的阅读理解力基本为0,连他都说自己是个“无能之人”。
开始工作后,作者被迫锻炼出了些许阅读写作技能,但在写文件、书面报告上吃了不少苦头。当他开始认真阅读,是过了30岁以后,一句话打动了他。
成功人士皆为读书家。
于是大岩俊之也加入了阅读者的行列,在一年里竟然读完了300本书,在对书本中获取的知识付诸行动后,最终成为了艺名研讨会的自由讲师,达成了他人生中的重要目标。
对比一下,弄脏书并不可怕,写写划划帮助阅读才是我们想要的!
03 光有笔记还不够,加点图才完美 – 读书笔记的思维导图法
那么除了在书上写写划划,做做笔记外,还有什么帮助阅读的方法吗?
答案是肯定的,图形化的记忆更有利!阅读更简单,整理思维更给力!
《实用性阅读指南》中也介绍了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辅助阅读,辅助记忆。
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家托尼·博赞提倡的一种思考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的是将我们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
通过思考,你的记忆、整理、理解和构思的范围将会不断扩大,从而帮你找出所面对问题的解决方法,高效地实现目标。
所以,我们在读书时,光有笔记还不够,运用思维导读,加深理解,开阔思维。读书思维导图主要有以下四个分支:
1. 书本分支,主要介绍书本的相关信息,抱憾书名、作者、出版社、发售日期等。
2. 阅读目的分支,主要介绍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深入思考的目的。
3. 阅读答案分支,针对自己读这本书的目的,继续往下,写出这些目的的答案,这一分支是最关键的,需要进行认真总结提炼。
4. 阅读总结分支,把读完本书的总结、发现、感想等写出来。
试想一下,当你带着目的读完一本书,把你的目的从书本中找到相应的答案,然后再总结出对本书的感悟,形成如下的一张思维导图,整本书的内容一下子就完全呈现出来了。下次翻阅的,这一张图就足够你理解了。
本作的读书思维导图
一图流,这种神操作你还不赶紧来学习?
04 一幅好图胜过千言万语 – 学会你自己的图形化思维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读书这一行当多多少少都会带有功利性,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是为了提升工作技能,有的是为了在书中获取灵感,而有的则是为了赚钱养家。
我们在读书时,经常发现,明明读了很多书,却还是没有掌握书中的内容,看过之后好像就什么都忘记了。
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阅读的技巧,读书不仅花费了精力,同时也花费了金钱,如果我们通过读书还没有给自己带来点什么?那么这种读书太浪费了。
《实用性阅读指南》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图形化思维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笔记的重要性,“宁可把书弄脏也不要紧”,同时也展示了思维导图的读书方法。就像老话说的那样: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一幅好图胜过千言万语
图片来自网络
图形化思维的阅读方法不仅记录着书本的总括,更多承载的是我们对书本的理解、我们在读书时的思考,我们的疑虑、我们的思索以及我们想在书中追求的真理。它是我们大脑思维的图形化展示,思维导图阅读可以说是一种超高水平的阅读方法。
图形化的思维,试一试,你也能!
作者:蚂蚁向上爬
公众号:蚂蚁向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