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习惯10W+读书

想把30块的书,读出3万块培训费的效果,这个方法值得一试

2018-01-26  本文已影响12052人  媛姐说职场

文/媛姐读书

苏轼说: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而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则说: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

你看,到底应该如何读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三毛说:读书,终究是为了取悦自己。那么,问题来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大部分人能分配给读书的时间就更有限,人们通常会被下面两个问题困扰着:

✎ 哪有那么多时间读书?
✎如何选到适合自己的书?

我在读书中也通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书买了一堆,却没有时间读,之所以会买这么多书,是觉得这类书想读,那类书也适合自己,这位老师推荐的不错,那位老师力荐的也不能错过,以至于书买了不少,真正用心读的却不多。

并且我还发现像我这样囤书读不完的人不在少数,有时间买书,没时间看书。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高效读懂一本书呢?

刚刚读完的秋叶大叔的《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帮我解决了这些困惑,也体会到了富兰克林那句“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的含义,对读书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应用。

以“秋叶PPT”品牌著称的秋叶大叔,深受职场白领喜爱,他的PPT课程2014年销售就突破百万。他提倡该工作就工作,该玩耍就玩耍,该出书就出书,该分享就分享,一年读书120-180本。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在封面醒目地写着:

✎快速获取信息
✎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
✎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

如果我们读书时,都能做到以上三点,那才算这本书没白读。不会读书,读万卷书也没用。秋叶大叔指出:好的读书方法,能把任何一本30块钱的书,读出参加3万块钱培训的效果。这才是你自己真正的学习力。《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详细讲解了没空读书——怎样读书——读了就忘——怎样做读书笔记,一步步通过读书构建自己的学习力。

▌没空读书?

提到读书,我们通常会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既要上班又要做家务,那么忙,哪有空读书?我自己号称喜欢读书,最快也就一周读一本,坚持一年50本自我感觉就很好了。超级忙碌的秋叶大叔,一年能读120-180本书,《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的郑会一,100天读33本书,一年读365本,他们同样要上班也要生活,他们每天也和我们一样只有24小时。那么他们怎么会有那么有空读书?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提到的先让自己爱上读书的方法不错。试想,如果你生活的环境里到处都是书,让家里、身边到处都是书,随时随手都可以读,你就会慢慢爱上读书。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有个好处:做喜欢的事情你就会付出足够的时间。

我能每周读一本书,也是得益于我的生活环境里到处都是书,喜欢读书就像喜欢打游戏、逛淘宝、打麻将的本质是一样的。

▌怎样读书?

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怎样才算读完一本书?不是非要一个字一个字看过才叫读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读。从《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的书名,我们提炼出“高效读懂”这个关键词,为了完成这个目标,秋叶大叔总结了一套超级实用的方法:

✎什么都懂一点儿真不如先看懂一门比较好。

很多人看书比较杂,什么书都看,什么也都一知半解。《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告诉我们:专业领域通读一本专著,再看其它类的书,会越看越明白,越看越快,花的时间也不多。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现在,我开始专注读书分享,就开始偏重读《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等专业领域的书,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

✎好书一定要精读,你对自己加以研究的某个方向一定要学会主题阅读。

读书这件事,看来的东西不是自己的,写下来的文字也未必全是自己的,只有反反复复讲,把看的写的讲到潜意识了,成为一套方法论了,成为自己的工作习惯了,也许才是自己的。

主题阅读,就是先圈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搜集这个领域可以找到的图书,论文、网文进行阅读。剽悍一只猫的读书营,会让营员选择一本好书后展开主题阅读,至少要读十遍书,每读完一遍写一篇读书笔记,等营员读完十遍,基本就读透了,掌握了这本书的方法论了,然后再用自己的需要写读书笔记进行分享。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里指出:读实用的书,第一层境界,是你看得懂别人的道理,第二层境界,是自己能照着讲出来,第三层境界是自己能有意识去运用,第四层境界是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达到第四层境界了,恭喜你,这道理总算属于你了!

▌读了就忘?

从小到大,我们读过的书也不算少,读一本新书时,经常看到一些过去看过的观点,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如果你问我是在哪本旧书里看到的,我真不记得,偶尔大脑灵感一来,冒出一些妙言,可能文字是自己的,但其实思想是别人的碎片。这其实就是读了就忘的表现。

《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推荐了十种不错的能够增强记忆的阅读方法,我选取了其中三种最具代表性的方法:

✎通读法:培养思维框架
就是把一本入门的书反复读,读透读烂读懂别人的方法论,化成自己的思维框架。
人的大脑好比是硬盘,会读书,就是给硬盘建立索引,然后往里面放资料。
✎炼读法:提炼作者观点内化成自己的
就是把一本书读薄的过程,但不能满足于此,还得看出作者的思维逻辑。
把作者的逻辑从一本书里提炼出来,变成自己能够说清楚的核心观点。
✎抄读法:适合读大牛书
有的书,作者高你很多,就老老实实把作者的观点抄下来,先有个印象,将来好有机会反刍。
在摘录的时候,适当写写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会更有互动感。

这些读书方法,实际读书时很难分得那么清楚,有时候需要交叉使用,大家熟悉这些方法,活学活用才好。

▌怎样做读书笔记?

秋叶大叔鼓励大家看书,还鼓励大家多读书,多做各种笔记。他自己也一直坚持看书,写书评,做拆书。他说:“读好书一定要做笔记。”

秋叶大叔写读书笔记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看作者简介,摘要和目录,快速了解一本书的框架,越了解作者的经历背景,往往越有助于你思考深入思考这本书的一些观点。
第二步:快速通读一遍,一般是速读。
第三步:看到启发性或者精彩的单元,马上停下来做记录。

做记录的方式包括

1. 旁批,直接在书空白处写自己的想法。

2. 把给自己启发的要点的页码标注出,写到书的扉页或者尾页,变成后续汇总的索引。

3. 马上把感悟心得发一条微博,回头复制粘贴也方便。

4. 直接拿出笔或者笔记本做摘录。

5.用手绘的方式画出书中有价值内容的逻辑框图。

第四步:对有感觉的书,记录了足够的素材,才会考虑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的方法很灵活:

1. 直接一段段摘录精华,对特别有感触的内容加一句话点评。

2. 对读书的内容、价值写书评。

3. 写读书心得笔记。

4. 做一个读书笔记PPT,这需要在完成读书笔记的基础上才方便进行。

5. 模仿作者的思维,在自己的博客和微信文章中写类似的文章,或者尝试用作者的思维推导其他的现象。

6. 等有了一些心得,就找个机会和一帮学生或者朋友聊聊,把自己看来的思想结合自己的体会再讲一遍,这是一个加深理解的非常好的办法。

我的很多读书笔记也基本与秋叶大叔吻合,虽做不到每看一本书都做读书笔记,但几乎每一本好书都做了读书笔记。而且一些书中的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正内化成自己的思维框架,贯穿在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并带领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任何一本书,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培根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当我们认真地去践行这些书中的方法的时候,才会豁然开朗,才会爱上读书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

我是媛姐读书,2018一起读书,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些曾经读过的书:

2018,找到阻力最小的路,做到工作、生活、学习三不误

姿势不正确,怎么奋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