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有名与兵贵以势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74
《礼记》说:“师必有名。”而孔子也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这两句话都强调了师出有名的重要性。
在汉宣帝元康二年,匈奴挑起了边境之争。战争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匈奴认为车师国土地肥美,又临近匈奴,如果被汉人占据了,对他们将会特别的不利。所以就派兵攻击驻扎在车师的汉朝军队。当时郑吉上书汉宣帝请求攻打匈奴。当汉宣帝与后将军赵充国商议之后,也打算趁着匈奴正衰弱之时出兵攻打,可以一举击败匈奴。但是丞相魏相不同意。他认为出兵要有合适的理由与核实的时机,正所谓“师出有名”。为此他提出了“五兵”的说法:救乱诛暴,谓之义兵,兵义者王;不得已而起者,谓之应兵,兵应者胜;争恨小故,不忍愤怒者,谓之忿兵,兵忿者败;利人土地货宝者,谓之贪兵,兵贪者破;;恃国家之大,务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汉宣帝采取了魏相的建议,妥善解决了这次的边境之争,避免了老百姓陷于战火之中。
在后来,又出现了匈奴的内部之乱。有人建议趁匈奴“五个单于”动乱之时,出兵灭了匈奴。“匈奴为害日久,可因其坏乱,举兵灭之。”但是御史大夫萧望之坚决不同意。他认为“前单于慕化向善,称弟,遣使请求和亲,海内欣然。”如果这样还动兵的话,及时不义之兵,是会劳而无功的,不如怀柔政策,使匈奴归附。“怀诸侯,柔远人,则四方归服。”
其实在《曹刿论战》中也有关于出兵的最佳时机的例子,他讲求出兵的“势”,也就是在师出有名之后,什么时候出兵合适。在汉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由于使者义渠安国处置不当,引起已经归附汉朝的羌人的再次叛乱。后来汉朝派赵充国前去平叛。在对待羌人的作战中,赵充国就很好的把握了出兵的“势”,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他强调“帝王之兵,以全取胜,是以贵谋而贱战。百战而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云:“胜者之战人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也是强调了“势”的重要性。
但是在韩非子所讲的“势”似乎与司马光所讲的“势”是不同的。韩非子的“势”是建立在获利的基础上的。在《韩非子•说林上》就讲过晋人伐邢,邢向齐国求助的故事。当时齐桓公答应出兵就邢,但是鲍叔却说时机不到:“太早,邢不亡,晋不敝。晋不敝,齐不重。且夫持危之功,不如存亡之德大。君不如晚救之以敝晋,齐实利;待邢亡而复存之,其名实美。”齐桓公就答应了先不出兵救邢。由此可见,法家的“势”和儒家的“势”是不同的。
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何正确把握时机,把握“势”,还真的是一门大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