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雨季
今岁离家,已是元宵过后,想来这还是第一次在家好好过的元宵,除开初中之前,往年元宵不是已经开学便是早早赴校,这样的团圆佳节却没有一个法定的节假,当真有点不近人情。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然而现代社会,求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逼迫着人们不得不外出闯荡,而我更是远赴千里之外。
去年年关较往年要晚很多,等到除夕,早已感觉不出严冬的寒意。待到元宵,家乡的雨季也是如约而至,每年的三月到清明,在我的家乡都是潮湿的雨季,绵绵的细雨,仿佛那刚切出的藕片上挂着的藕丝,随风飘浮,伞的作用也大打折扣,一连的能下个十天半个月,真是应了那诗句里写的“润物细无声”啊。
当初,在家上高中时,对这润物无声的细雨着实是讨厌透顶,放学路上,对这蒙蒙细雨,你若打伞吧,作用不大,不打呢,身上更湿,索性便迈开步子跑回家了。如今,身处外地,再也没有那让人烦躁的针尖细雨,这里的雨,就像那不露相的真人,只留下那湿漉漉的地面来说明它到此来过。
相比于这里真人不露相的春雨,我却更加地怀念故乡的雨季,在那烟雨朦胧中,河畔的垂柳渐渐泛黄变青,田间的油菜花也悄无声息地抽出高高的茎,接着便变出一簇一簇的黄色的小花,一望无际的,争相送给春的女神,而我此刻却只想献一朵花给她的女儿——春雨。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改变了对故乡春雨的感观,从以前相处的厌恶,对如今异地的思念,好像是离家的第一年,又似乎是潜移默化。这倒是真应了那句话,有些东西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回想当初在放学的路上,春风夹杂着细雨拂面而来,我却只管皱眉埋头走路,看起来还真有点失了情趣。如今的记忆里想起那一幕只觉得那时的风定是温柔和熙的,雨点丝丝,必然也是甜的,但我知道这一切都是我的臆想,那风那雨那时的感受错过了也就是错过了,再用力地回忆,也只是换来自我安慰式的虚构。现在若是让我能够待在家乡,待在她的身旁,我必定要百般地温柔对她。被她玩湿的头发,蒙上的镜片,弄潮的衣服,这些哪里有她重要。
还记得有年的清明,乍暖还寒,当真是苦了我,我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便特别的怕冷,那年的清明,令我刻骨铭心,到如今,我虽不记得那是哪一年,但那蚀骨的寒却让我铭记家乡到清明都还可能会很冷。那时的雨也一改往常的性子了,疾风冷雨,就像那女友发的小脾气,无可奈何,瑟瑟发抖。
就像大家普遍认同的初恋总是刻骨铭心的,故乡也是扎根于每个人梦的深处,也许你身在家乡没有体会,但一旦离开了那片土地,异乡的云,异乡的雨也会时刻地提醒你故乡在远方。我一定会回去的,也许不是现在,不是几年后,但总有一天,因为我知道我爱她,我深爱着那片土地,虽然这份爱在我离开她几年之后才发现,但却历久弥坚。我思念着故乡的雨季,我渴望能够再一次地被她从身后拥住,而这一次,我也必将深深地将她拥入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