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告官”真的先要挨板子吗?盘点古代“民告官”的五种途径
2022-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香茗史馆
自古以来,“民告官”都是个极为敏感的话题,网上更是流传着“民告官”,有理无理、先打一顿的说法,而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也是常常出现“滚钉板告御状”等剧情。那么,古代百姓在“民告官”时,真的先要经受一番折磨吗?
在网上,曾一度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即“民告官如子杀父,先坐笞五十,虽胜亦判徙二千里”,并明确指出这是《大清律》的规定,这似乎印证了我们对古代黑暗统治的印象,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大清律例》并没有此条规定,百姓告状前先要被打板子,只有一种情况下才会发生,那就是“越级上告”。《大清律例·诉讼》中规定,“凡军民诉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讼者,笞五十”。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违法行为并非指“民告官”,而是“越级诉讼”的问题,《大明律》同样有类似规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司法系统的正常运转,而并非阻止百姓告官。
在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固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加强统治权威,进而形成严格的等级划分。因此,“民告官”这种带有典型“以下犯上”特点的告状方式,历来为官员阶层所厌恶,但请注意,这种厌恶其实也仅限于官员阶层。
对于统治者而言,各级官员固然是维护统治的“工具”,但同时也要防止官员们的贪腐和滥用职权,因此统治者实际上非但不会禁止“民告官”现象,反而往往会为此设立特殊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