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读书婚姻育儿

孩子怕黑,没安全感,不敢一个人睡?一个简单的方法轻松解决

2019-03-19  本文已影响8人  葫芦弟弟儿童书店

很多新手妈妈都会遇到这样一个烦恼:孩子大了,想让TA学着一个人睡觉,可是TA总说害怕不敢一个人睡......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个问题,孩子们有说法!一起来看看吧

1.怕黑暗

“我其实胆子大,但我怕黑,因为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摸不着!”——轩轩,3岁,幼儿园小班

对于孩子怕黑的心理,其实是恐惧黑暗里的未知。

当独自面对黑暗时,因为不知道黑暗里有什么,恐惧在被放大。

怎样才不怕黑?

首先,我们要引导孩子的思维,和孩子一起探索黑暗的故事,寻找黑暗中的乐趣。

比如,在《黑夜怕怕》里,胆小的负鼠十分怕黑,总以为自己身后跟了一只“黑夜怪物”。

所有的夜行动物都跟着负鼠,在黑夜里四处行走,状况百出,黑暗中似乎有什么在追着它们。

可动物们不知道的是,一切都只是大家内心想象出来的恐惧......

在轻松有趣的动物形象与幽默逗趣的表达方式中,爸妈们可以演绎书中角色,和孩子来一场黑夜互动,比如和孩子一起躲在温暖但光线暗的被窝中,营造书中黑夜紧张的环境氛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这样对黑暗新奇的体验方式,可转变孩子对黑暗的抵触心理,学着接纳,不再怕黑。

2.怕鬼怪

“妈妈一到晚上就要关灯睡觉,我怕,我怕有鬼,有妖怪出来抓走我。”——Julian,4岁,幼儿园中班

为什么怕有怪物?其实是害怕被伤害,需要保护。

随着孩子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变多,良莠不齐的信息不断侵袭孩子的大脑,引起不良反应。

所以,家长们在教导孩子时应更谨慎选择合适的产品。

怎样才不怕有怪物?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

爸爸妈妈们看过这本适合家长和孩子共读的《床底下的怪物》精美绘本就知道了。

首先,这本《床底下的怪物》是以视觉转换的方式,让害怕独自睡觉就会被怪物抓走的孩子,看到原来怪物睡觉时也会害怕,缓解孩子的恐慌心理。

其次,夸张搞笑的画面碰撞,直击孩子心底,容易引导孩子克服独自睡觉的恐惧。

而随着故事的深入,带领家长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引导孩子粉碎内心的“小怪物”,让孩子学会更勇敢地面对黑暗的夜晚。

孩童世界的单纯,因为想象力太丰富就觉得黑夜可怕,但也因不设限的思维,单纯敏感的心灵,更能体会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

只要爸爸妈妈们正确引导孩子,相信很快就能让孩子愉快告别怕鬼怪的负面情绪。

3.怕不被爱

“妈妈以前都是陪着我睡的,她现在却要我一个人睡,她是不是不爱我了?”——蕊宝,5岁,幼儿园大班

对于这种孩子没有安全感,实则是对父母另类表达爱的情况。

正确做法可以是,让孩子清楚知道——我和妈妈分开睡,但妈妈依然是关心我爱我的好妈妈。

怎样才敢一个人睡?

那么,当孩子不再害怕夜晚独自睡觉之后,如何更快适应一个人睡觉?

《第一次自己睡觉》里,小女孩樱子的做法值得参考学习

故事的开始,可爱的樱子对妈妈说要练习一个人睡觉,但妈妈很好奇,以前樱子总要妈妈陪着才能入睡,现在是如何克服心理恐惧,一个人也能勇敢地入睡呢?

樱子和现实中的孩子一样,年纪小,需要人陪伴才能入睡,但这次陪伴她的不是妈妈,而是她的玩偶家族成员!

第一天是狐狸,接下来是猫咪、小熊、兔子、企鹅......睡觉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樱子终于尝试着一个人睡觉了。

一旁默默观察的妈妈很欣慰,孩子终于学会一个人睡觉了。

在生动有趣的图画中,樱子努力学着长大,勇敢尝试一个人睡觉的故事情节,非常适合孩子阅读学习,并且容易培养孩子一个人也能独立睡觉的好习惯。

看,以上就是孩子们怕黑,怕鬼,不敢一个人睡的主要原因。

妈妈们在了解之后是不是觉得解决问题的方式很简单呢?

总之,当孩子对黑夜产生恐惧心理不敢独处时,家长不应该袖手旁观,而是要积极陪伴孩子,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