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看似疏远的爱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跟父亲基本很少沟通,甚至都想不起来我们之间讨论过哪些话题。只记得母亲偶尔跟我说:“你爸爸打电话给我,说你跟他说生日快乐了……”
有人可能会想:“这也太不孝顺了!跟老爸都不联系。”
没错,正因为如此,我们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好了……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反过来,“知父莫若子”,我想也有点道理。
我父亲是一个性格十分内向的人,我自认稍微“基因突变”了一下,至少我敢当众讲话,我敢放胆追求自己的梦想,我能通过训练让自己变得更强壮。
而父亲已经四十来岁,却依旧沉默寡言,“不思进取”。
俗话说:男主外,女主内。可在我上初中以前,基本都是妈妈去外地打工(当时女性好找工作),爸爸在家照顾我和姐姐。
爸爸貌似也挺好这口,小家打理得有盐有味的,还练得一手好“针线活”。
当年农村里,家家户户都会“打草袋”,一般都是女人干的,爸爸却“须眉不让巾帼”,一度技压群芳。
村里人常常跟我说:“你爸爸比女人都能干,真不容易。”虽然是句赞扬的话,但现在想起来,总感觉怪怪的。
打草袋是老爸每天在家“三点一线”似的工作,为了赚取更多钱维持生计,爸爸每天凌晨四点就起床,晚上十点多才休息。
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篇《爸爸是个大公鸡》的小学作文,主要描述爸爸“起得比鸡还早”的那种辛劳。竟然还被班主任当作范文给同学们讲解:
“先不说题目多有创意,内容又是那般朴实。我就是宝捷的邻居,他爸爸我是知道的,我每天早晨都是被他家那架草袋机“咔嚓咔嚓”的声音叫醒的……”
由于从小家境比较贫寒,爸爸特别节省,可谓是“分角必争”。
我最怕跟爸爸逛街买东西,尤其是衣服之类的“大型商品”,从早上吃过饭一直到下午,非要逛完整条街才狠得下心掏钱。重复登门几次,连我都怪不好意思的。
有好几年,我和姐姐过年的新衣服都是洗干净的校服,爸爸还安慰我们说:“其实,校服质量更好。而且我儿子本来就长的好看,用不着靠衣服。”
别的孩子买“擦炮”、“摔炮”玩,爸爸却给我买个气球,说什么那玩意儿一响就没了,气球一直都可以飘。
我当时竟然没想到气球一爆也就没了,可能是我太珍惜那“来之不易”的玩具,玩的很谨慎。直到玩腻了,放了气后,依然细心的保存好,留着下次接着玩。
有一次,爸爸带我去姨夫家,路途遥远,天气又比较炎热。路上,我让爸爸给我买个雪糕,爸爸考虑了一会儿,给我买了一包“开心果”(里面有六个的那种雪糕)。说这种的数量多,够吃一路。我让爸爸尝一个,爸爸一口也不吃。
后来,我走饿了。爸爸带我去饭店,说我想吃啥就吃啥,我兴高采烈地点了碗饺子。爸爸二话没说,异常大度地掏钱买了一碗。还真是给我单独搞了一碗,爸爸始终说自己不饿,也是一口都没吃。
可能因为爸爸性格比较内向,在我的学业方面,几乎不怎么过问,只是一个劲的做自己的事。
更夸张的是,当我们家买了VCD以后,附带了一张游戏光盘,爸爸还时不时地陪我玩游戏,从来不问我作业写完没,毫无“玩物丧志”的意识。
我随时想玩游戏都可以,爸爸一点都不管。那段时间,我把“坦克”、“魂斗罗”、“超级玛丽”、“赤色要塞”等这些经典游戏都“钻研”透了。
反复打“通关”以后,才发现游戏中,哪些地方该出现什么人或物都是设定好的,一点意思都没有。从此再也不玩游戏了。后来也没迷上网络游戏,不是不好玩,因为根本提不起兴趣。
爸爸虽然不善言谈,却特别喜欢唱歌。一有时间就放起音乐,插上话筒,扯开嗓子,高歌数曲,几乎要唱到嗓子哑了为止。
甚至家里来了客人,大家都在客厅交谈或打麻将,爸爸却一个人关在房间,陶醉于自己优美的歌声中。客人们时不时的夸两句:“嗯嗯,不错,不错,唱的真好。”
我跟爸爸一直以来的交流都非常少,基本开启“有事说事,没事别打扰”的模式。曾经我试图跟爸爸做过交流,三言两语后就搭不上调了,反而容易出现矛盾。
尤其是,当我走上传统文化这条路后,爸爸开始是非常反对的。我跟他的沟通基本是我“扬圣”,他“贬圣”。我怕继续下去,会把他逼到“呵佛骂祖”的地步,这种罪过我可担当不起。
逐渐的,我和爸爸便“道不同,不相为谋”了,依旧是“有事说事,没事别干扰”。可能在别人看来,这是关系破裂的表现,但对爸爸和我来讲,彼此都感到很舒心。
突然有一天,爸爸开始在我微信朋友圈疯狂点赞。后来,我发现爸爸也常发一些类似“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矣……”、“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等说说。
一段时间“冷淡”后,我和爸爸突然有了一种特别的“默契”。虽然我们还是很少联系,但每一句问候都会深深触动彼此的心弦。
去年爸爸过生日,我给爸爸微信打了三百块钱,仅仅说了一句:“爸爸,放心,儿子会有出息的。小小心意,以后还有更多更多。”
没多久,妈妈电话就来了,我已经知道她要说什么了,不过这次爸爸哭了……
爸爸还给妈妈说:“我们文化程度低,不理解孩子的志向,以后不要再干涉孩子了。咱家孩子从小就不坏,我相信他一定会有出息的。”
爸爸后来跟我说的最多,也是一如既往简短的话,即是:“我相信我儿一定行。”
当然,“话不在多,爸说则灵”,在我看来就是如此。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似乎跟我没有什么交集的父亲。也许在外人看来,我们是“疏远”的,但这正是我们之间最微妙、最恰当的父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