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申论

20190927中指看报:生态环境:天蓝地绿扮靓美丽中国

2019-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中指不举

中指提示:专门的环保文章近年没有分享过,但是环保话题依旧是考试重点,很可能以大作文的子话题出现。这篇文章可以让大家快速、简略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具体提示大家从战略地位、保护手段、治理力度、法律完善等角度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环节,这其中也有一些数据背景值得积累。

                          天蓝地绿扮靓美丽中国

                                                                      刘 毅

                                                                      《 人民日报 》( 2019年09月19日   09 版)

   在首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芳菲满目,向世人展现着“绿色生活,美丽家园”。在东北林区,绵延不绝的茂密森林,让人们忍不住来个深呼吸。在三江源区,绿水青山生机盎然,“中华水塔”一泓净水向东流。在海南岛上,碧海银滩、椰树婆娑的自然风光,使得八方游客流连忘返……

“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今天的中华大地上,绿色发展按下了快进键,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越来越蓝,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优质生态产品在人们美好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逐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新的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这70年来,生态保护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家园日益美丽动人。

从1956年在广东鼎湖山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再到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工程,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稳固。进入新时代,我国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前,全国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750个,陆域自然保护地面积达170多万平方公里。

这70年来,治理力度持续加强,环境质量加速改善。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揭开了我国现代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上世纪80年代,保护环境被确立为基本国策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战略被确定为国家战略。进入新时代,我国将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全面推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细颗粒物)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形成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

这70年来,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环保成为刚性约束。

1978年“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被写入宪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通过,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进入新时代,我国制定和修改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界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入罪标准,加大惩治力度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建立实施,成为推进绿色发展的硬招实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生态兴则文明兴”的历史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观……正是在新的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爬坡过坎,使得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这段内容非常好,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价值观,每一个点都可以展开。2017年国考“以水为师”的作文观点也可以从中提炼)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征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必须跨越的重要关口(作为相关话题作文的开头结尾段当做背景铺垫)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接续奋斗,持之以恒,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定能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