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车马慢时代的初恋(二)
真的都过去了吗?
在她的心里,肯定是过不去的呀。她无时无刻不再等待他的来信,一天无数次地往管班上信件收发的生活委员那儿跑,以至于到毕业时,几乎全班同学都知道她在痴痴地等着一个北京男孩的来信。
可她终是失望了。毕业了,必须离开学校了,必须去新的工作单位报到上班了。
她想,她是彻底失去他了,他即使想给她写信,也是鸿雁难托呀。
在工作单位,她默默地工作,对异性投来的目光假装看不见。她虽然在心里告诉过自己几百遍,不要期待不要等待,他真的只是青春的一段过往,珍藏在某个角落就好。
但她没有办法阻止自己一再走向收发室的脚步。
终于,有一天她收到一封老家转过来的信,他的信居然寄到了她的老家!是的,他确实曾要过她老家的地址。
她欣喜若狂地揣着信回到宿舍,惴惴不安地打开他的来信。
这封信长达8页,详细讲述了他失踪近一年发生的事。
大四临近毕业,他和一些同学被选入一个组织,在京郊的某个地方参加秘密集训半年,不能请假不能外出,甚至都没让回学校参加毕业典礼,所以根本收不到她的信,更不能给她回信。
信中同样充满了思念与牵挂,看得她泪流满面,当即也给他回了封长信,尽诉衷肠。
从此,他们继续着纸短情长的游戏,仍是航空信往来,仍是“想你”“吻你”,说不完的情话。
但她仍察觉到些微的异样,比如他的信中开始谈起别的女生:一个他高中时的女同学,比如他信的称呼开始直呼其名,比如不知哪天开始,信末不见了“吻你”的字样。
果然,慢慢地,他告诉她,他和他这个高中女同学谈恋爱了,然后是他们要结婚了……
她能做什么能说什么?细想之下,他除了说过“想你”“亲你”等,确实没有说“爱你”吧?他和她的“初恋”或许一直只是她自己心中的一种臆想?这种柏拉图式的爱恋本就是虚妄的。
她含泪祝福他们!
他说,尽管他结婚了,她仍是他和他妻子最亲爱的小妹,说他们一定会一起好好爱护照顾她这个小妹妹的,还热切地邀请她去北京,说小妹来北京就可以住在他自己的家里了。甚至,他还以他和妻子的名义给她寄过一套裙子。
后来,真的有个机会,她可以去北京学习一个月。
她告诉了他,她热切地期待着和他的第一次见面,尽管此时,他和她的书信往来已六年有余,尽管此时他已为人夫。
毕竟,这是他和她的第一见面,她满怀深情地畅想着车站见面的场景。他的妻子会一起来吗?
但她临出发前,收到他的一封航空信,告知她,又逢他集训,三个月,他无法抽身去车站接她。他说,他一定会在她在京学习的这段时间去看她的,即使冒着被处分的风险也在所不惜。
她既失望又充满新的期待。想着,坐三十多小时火车一定是灰头土脸的,他不来接站更好。但他来看她时,她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他们会聊些什么?会不会出现什么尴尬窘迫的情景呢?
他是在她到北京后的第七天来见她的。他是从郊区的集训营借着夜色偷跑出来的,约在了一个部队招待所的待客区。
她到时,他已在那儿等着了。她不记得他们当时都聊了些什么,只知道他说他们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
他们来不及酝酿情绪,甚至来不及拥抱。多年以后,想起这次见面,唯一的印象就是:俩人对坐灯下,温馨、美好、安静,像是一副静物写生。
这是他和她第一次见面,也是他们分隔两地时唯一的一次见面。
他和她的通信一直继续着。
她从北京学习回来后不久,他在信里告诉她,他和他那位高中同学离婚了。
她表面上没有什么,但心里早已风起云涌了。
又过了一年,她终于考上了北京一所大学的研究生,终于可以和他站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起跑线。
她去北京上学,他仍没有接站。但却以男朋友的身份帮她在学校安顿好一切,并正式出现在她的一众同学中。
她以为他和她从此开始了岁月静好的恋人生活。他也是一有空就带她走遍北京的各大公园,请她品尝京城的各种美食,甚至他去应酬,最后都会打包一份她爱吃的菜带到学校给她……
但这美好的你侬我侬仅仅持续了一个月。那年中秋节,说好要来陪她的他突然失踪了,没有任何招呼。
大概半个月后,收到他的一封信,说是集训,然后突然就提了分手。
刚刚满心欢喜品尝爱情滋味的她,就这样突然间失恋了,从此以后,他像是人间蒸发了,她遍寻不着。
很多年以后,她每每想到这段感情,自己都不知道是否应该叫着“初恋”?
其实,初恋是什么呢?不过就是一段青春的记忆和伤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