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给孩子喂饭”里的大学问
一说到“给孩子喂饭”,一些爸爸妈妈就会无奈地摇头:家里的老人就怕孩子吃不饱影响生长发育,只要孩子愿意吃,“喂饭”那简直就是伸手就来,考虑都不用考虑的事情。
然而,萌萌妈今天想说:凡事没有绝对,关键看你怎么做!处理得当,爸爸妈妈完全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1、
我家宝贝平时是我们自己带,爷爷奶奶远在外地,只有过年过节才见得到,他们也像大多数祖辈们一样,每每一起吃饭,就怕孩子吃不饱、吃不好。
一天早上,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面条,孩子笑眯眯地看着我:妈妈喂!
我给了她两个选择:
1. 想喂,可以。但要等妈妈先吃完。
2. 如果想现在就吃,就需要自己吃。
然而,此时有一个人“跳”了出来:
奶奶喂吧!
顿时,我的心里仿佛有一千匹“羊驼”奔腾而过!
“这不是明摆着妨碍我管教孩子么?!”
然而不过几秒我就平静了下来:是我自己想多了,孩子奶奶只是爱孙心切,并没有和我作对的意思,何必要生气呢?做好自己就可以,别人爱怎么做是别人的事情。
2、
孩子碗里的面条,最终一根不剩地吃完了,孩子奶奶也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啊哟,我们宝贝吃得真好哦!你看都吃完了!”而孩子奶奶自己碗里的面条早已经涨成了一个大大的 "面坨坨" 。
“萌萌,你看看奶奶碗里的面条,都涨开来了!”我指着孩子奶奶碗里面条对萌萌说道。
“啊,为什么呀?!”萌萌一脸不解。
“因为刚才奶奶一直在喂你,自己的面条来不及吃,所以涨开来了,变得可难吃了!”
“啊?是嘛!萌萌不知道。”萌萌一脸不好意思,低下了头。
“没事儿,没事儿,你看奶奶吃得多香!”孩子奶奶一边大口大口地吃起了面条,一边笑着看着孩子。
(Oh,my god!)
3、
我把孩子轻轻抱去洗了手,然后走进房间关上了门:
“宝贝,面条涨开了,就不好吃了。”
“是啊!可奶奶为什么还是吃那么香啊!”
“明明不好吃,奶奶为什么还吃得那么香呢?萌萌小脑筋想一想。”
“嗯,奶奶的面条是因为喂萌萌涨开来了,嗯. . . . . .奶奶是怕萌萌难过吗?”
“萌萌说对了!萌萌真棒。那下次我们还要不要这样了?”
“下次萌萌不这样了,下次萌萌自己吃。”
我给小妞竖起了大拇指。
4、
这是一个“隔代养育”过程中再常见不过的场景了。
给孩子的第一个选择:想喂,要等妈妈先吃完。
可以让孩子明白:“喂饭”是一个影响他人吃饭的行为,别人没有义务无条件为你服务。
给予孩子第二个选择: 如果想现在就吃,就需要自己吃。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希望孩子会因为饥饿,想马上吃而选择自己吃。但每个孩子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可能马上就选择自己吃,有的或许真的就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爸爸妈妈吃完。
既然我们给到孩子两个选择,就要做好接受TA做任何一种选择的心理准备。
如果到时候,孩子发现自己的面条糊了,或者饭冷了不好吃了,那也是TA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自然后果,我们要 静静地陪伴他们品尝。孩子自己经过一次、两次觉得这样不好吃,就会想要去改变了。
事情进行到这里,常常会有一些家长,迫不及待地趁机“教育”孩子:
你看,面条都糊了吧!
你看,饭都凉了吧!
让你早点自己吃好吧!
……
这样“巴拉巴拉" 一大堆的 说教,只会激起孩子的反感,觉得大人落井下石、故意给自己下套,从而演变成一种与大人的情绪对抗,而不再关注事情本身。
5、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每一种花都有不同的花期。或许有的孩子一次、两次就改变了,知道自己吃了。可有的孩子或许需要十次八次才能转变过来,做家长的切不可心急,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诚然,这样的方法,在只有三口之家的小家庭里实施起来固然方便。祖辈们有他们的成长背景、有他们的脾气性格,不能指望他们都要和我们一样,我们在享受祖辈们帮我们搭把手、带孩子的好处同时,也不得不多花一份力气,来维护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规则。
我们无法控制别人怎么做,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怎么做;
我们无法控制祖辈对孩子说什么、做什么,但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去理解到祖辈那些言行背后的原因和意图,让孩子成为一个体谅他人、善解人意的孩子。
作者:心理咨询师萌萌妈
“心语心乐心理咨询”签约心理咨询师、讲师,从事亲子家庭关系咨询 8年,具有丰富的咨询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