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坼(九)
七、六百亩荡
在八坼乡下,自然形成的河流,两条以上相交的,水总是会积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湖泊,面积大一点的便被称为荡。我查阅了1996版的《吴江县水利志》和2014版的《吴江市水利志》,对于面积在50亩以上的湖泊,志中都作了详细的统计和记载,但是50亩以下比河流宽大的湖泊却没有半点描述。乡人们称这些个由两条以上的河流交汇而形成的小湖泊为“山花”,是否该写作“山花”两字,我没见过相关文字记述,这里仅仅是模拟一下八坼乡音罢了。
南北走向的张阿港两头就各有一个“山花”,北“山花”是倪家浜与青鱼港合流后向南与张阿港、庄苏港三河汇聚的地方;南“山花”则是东西走向的藏港与张阿港交汇处。藏港与张阿港合流后向东流入一个大荡,那就是六百亩荡了。
六百亩荡实际面积为462亩,湖底高程0.3米。与六百亩荡相连的,西侧为丰字荡,面积124亩,底高程-0.1米;东侧为狗屎荡,别名狗尿荡,面积277亩,湖底高程0.0米;东南侧接升留兜,有写作升罗斗的,面积51亩,底高程0.2米。
六百亩荡三面没有村庄,湖面宽阔,水波浩渺。因了小舅舅家就坐落在六百亩荡南岸大北富的缘故,每次去做客人时总是能一睹荡的全貌。从水路上走,摇船自张阿港出发过南“山花”左拐向东,船需要过一条簖,簖是荡里养鱼的人设置的,为了防止鱼跑到内河里来。簖由竹子做成,每次经过总能听到竹子刮着船底的沙沙声。出了港,穿过荡就是大北富,小舅舅家的房子背对着湖面。湖畔栽着几棵柳树,上河埠时可以直面六百亩荡那宽阔的水面。
最让我羡慕的是,看荡的人划着一条脚划船,在如镜一般清澈的水面上划行,蓝天白云绿树倒影在水里,湖风轻轻吹来。那份惬意,恐怕就是唐代皮日休与陆龟蒙两人,载酒赋诗,泛舟水乡所享受的吧?
到了晚上,没有星星月亮时,湖荡就是黑黝黝一片了,摇船回家时就觉得好漫长。2016年的某天,当我回想起小时候去小舅舅家做客的情景,便写了一首以《送》为题的小诗:
印象中每年去小舅舅家做客
总是要摇船的
是我们走得去他再把我们用船送回来
还是我们自己摇着船去再摇着回来
这些个我都记不清楚了
只记得每次回来都已经是晚上
天黑黑的
我们做客的几家人家蹲坐在船舱里
有时我们小孩子还把船头的盖子掀开来
躲在那又黑又暗的船头仓
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坐在船的中仓
晃晃悠悠晃晃悠悠
船在黑黝黝的湖面上穿行
天上的星星一点一点移动
夜是如此温柔
我是睡着了吧
为什么不记得爸爸妈妈是怎么开得门
自己又是怎么上得小床
现如今,八坼农村都通了公路,船已经被车子替代,我也就没机会再乘船看看六百亩荡那一片湖光天色了。
(待续)
(欢迎有知悉八坼故事的有缘人提供写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