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是非对错”,彰显教育之美妙
界域之外的美
“有一片田野,
它位于
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
世界的丰盛,
远超出能言的范围。
……”
——鲁米《在春天走进果园》
放下“是非对错”,彰显教育之美妙鲁米是古波斯著名诗人和神秘主义者。他的诗歌,对世界神学、宗教甚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初见这几句诗,心弦被一下子撩拨,“是非对错界域之外”那无比的丰盛和美妙,不就是我一直向家长描绘的吗?
养育孩子,若想真正实行爱和自由,还想让孩子在中国教育中胜出,作为家长,首先就要“放下是非对错”。
而心理咨询就是鲁米所描写的是非对错界域之外的地方。人们带着一身疲惫一眼昏暗,在那里,让灵魂躺卧在青草地上,起来时,身子便变得轻盈,世界的丰盛明亮也再次展现在眼前。
心理咨询之所以有如此效力,靠的就是放下是非对错。即便来访者和咨询师三观不同,也要尊重对方的一切,无条件接纳他的全部。比如:你很爱学习不断充电,但对方不爱学习,你不能指责教育他。来访者是同性恋,你性取向正常,虽然日常中你反对同性恋,但在咨询过程中你必须一视同仁不能有丝毫歧视或者反对。
有一个国外故事更让人在喷饭之余深深思考。
有个咨询师外出度假,一小偷进了他房间。正行窃间,来了个想要咨询的人。小偷想,这笔咨询费不要白不要,再说撞见了也不能说出自己真实身份呢!于是,他就决定假装咨询师。他一本正经地坐着听来访者痛苦地述说,中间几乎不说话,只是假装理解地经常点头,因为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咨询结束,来访者满意地走了,小偷则赚到了咨询费。
这个杜撰的故事说明,咨询师只要无条件接纳,来访者很多时候也能不治而愈。
无条件接纳并不等于认同对方观点,只是在全然接纳对方情绪之时不做任何对错的评判。当然,咨询师顺势导引的能力,也是绝大多数咨询成功的关键。然而,没有无条件接纳这个前提,再高明的咨询师都无法拨亮来访者心中那盏渐趋熄灭的灯。
如果我们将心理咨询“无条件接纳”嫁接到教育中,再学一些简单咨询技术,家长和教育者是否就能更加轻松?“问题孩子”的改变是否也就可以更加容易?
家长一小步孩子一大步,当我们每天在抱怨指责声中度日,而孩子却变得越来越脆弱抑或越来越对抗时,作为父母,完全可以考虑改变方法,走出“是非对错”界域去寻找另一片天地。
咨询师面对的来访者极不确定,所以他们需要更多学习和实践;而家长面对的孩子是确定的唯一的,每天都可倒着顺着侧着歪着地研究他们,即便水平不高亦能看出更多端倪。所以界域之外的美,也能绽放在普通百姓家。
爱、自由、规则是三胞胎
放下“是非对错”,彰显教育之美妙“爱和自由”教育法如今己为我国很多家庭所推崇。然而,很多家长忽略了“规则”的建立。其实,爱、自由、规则是三胞胎,养育孩子必须同时兼顾。
说到规则,很多人立马联想到“打、骂、罚、讲道理”,其它呢?囊中羞涩,再无它物!细分之,上述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是非对错”之上的,它们与“爱和自由”不配套。
那么爱和自由中的规则,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们先借助中国“爱和自由”教育发祥地孙瑞雪幼儿园实施的规则来略窥一斑。
孙园订有如下规则: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由自己支配;
3.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
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7、学会拒绝别人,学会说“不”。
单单看这些规则,与普通幼儿园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更具体更符合幼儿年龄而已。然而这些规则实施的过程却大相径庭。
一般幼儿园采用的是“是非对错”教育法。如果两个孩子吵架,老师首先搞清谁对谁错。错的孩子,老师直接对他指正,告诉错了改正就行。一次教育就此结束,只要孩子不反抗,过程比较简单,很容易操作。
而孙园实行的却是“放下是非对错”教育,过程就会比较复杂。
首先,老师要蹲下身子眼睛看着孩子,用手揽着他们肩,用温柔而坚定(绝没有责备)的语气,引导两个小朋友述说事情的经过和感受。这些细节,孙园的老师是非常讲究的。它们有时是为了让孩子放松,有时是为了给孩子勇气,目的 并非单纯澄清事实,而是要让孩子内心的委屈、痛苦、愤怒等情绪得到释放,并在老师认真聆听中感觉到被尊重和被接纳,从中感悟如何与人相处。违反规定,也会有相应罚则。最常做的就是道歉(孩子小,有些罚则不合适),但并非如今很多老师和家长处理下的孩子,即便道歉也是口是心非,或者只是从理性角度认错,并没有心脑合一。
孙园的孩子,若一方感觉处理不公有情绪,老师就会单独陪伴,直至孩子恢复情绪。这一过程也许是孩子自动完成,也许是老师再与他对接情绪,但始终让孩子感觉老师是接纳他的,只是自己情绪需要调整而已。
整个过程是全然包容接纳的,老师在中间只是起到了顺势而为的作用。
当然,规则教育也是要有道理做基底的,规则、规定本身就是属于道理范畴。提倡“放下是非对错”教育,是要将硬梆梆、梭角分明、极易被身心甚至头脑拒之门外的道理,打扮成漂亮温柔惹人喜爱的“感受”,并让它润物细无声地流入孩子心田。
此外,矫枉必须过正,尤其是作为口号式的易记易用的话语,若想面面俱到也就意味着没有重点。“放下是非对错”也是如此。
由此可见,爱和自由王国里的规则,它必须以放下“是非对错”作为首要条件。
对“下等人”要彬彬有礼
放下“是非对错”,彰显教育之美妙有人可能会觉得“放下是非对错”沟通太麻烦,讲道理就简单得多。
武志红在“得到”心理学课程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弟子问:“师父您有时候打人、骂人;有时候对人又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
师父说:“对待上等人直指人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对他;对待中等人最多隐喻他,要讲分寸,他受不起打骂;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眼小,装不下太多指责和训斥,他只配用世俗的礼节!”
把人分为上中下三等,显然不合适。但如果说人的心理强度可分为三级,那么这个故事就形象诠释了教育中需放下是非对错的原因。
“上等人”,自我稳定性好心理能量强大,可以直接对他说出是非对错直指问题所在。
但按照成长规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年龄成正比,因此孩子在这方面自然不如成人。
老板哪天心情不好骂员工,绝大多数成人能忍受,但孩子几乎难以担当。和颜悦色是好人,凶狠悍相是坏人,这是孩子识人普遍标准,所以他们很难成为“上等人”。
尤其那些在学习上让家长极度焦虑的孩子,他们在心理上几乎无一例外是个“下等人”。他们“脆弱……装不下太多指责和训斥”。于是,家庭一旦有个上学娃,很多就会陷入不同等级的”战争“。根据娃的性格和亲子间能量配比的不同,战争爆发时间会有所区别。有的一上学就开始,有些到了中学才 如此。当然,还有些到了大学,父母管不着了,终于开始了从小压力学习下的解放生涯。中国大学里混日子的大有人在,顺水漂流到一程算一程。
其实这些家庭无一例外都是使用了“是非对错”的教育观,直接指出孩子问题,指责孩子不应该这样,告诉他们应该那样。根据故事里老和尚的说法,这是给上等人用的。
我们把给“上等人”的方法用来给“下等人”,沟通受阻导致爆发也就自然结果了。
我在20多年的课外教学生涯中,跟孩子们的沟通方式就是根据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来确定的。
从开始厌烦读书到最后能自觉的去面对并解决学习当中的各种问题,跟他们的沟通就是从下往上走。
开始的时候心理承受力弱,就用对待下等人的方式哄着他们高兴,极力放大他们身上闪光点,很多都是从来没被人肯定过的。
比如有的孩子学习不好但语言表达能力相当强,我会告诉他,长大以后当个主持人不错。但是这孩子平日里“废话”太多,这个长项就频繁遭到老师和家长指责,说他不好好学习就知道瞎扯。时间久了,孩子不自信了,觉得自己哪儿都比不上同学,一无是处。
又比如有些孩子从小学画画被批评,一提到画画就说自己不行。我就会用一些步骤,两三次以后就让他们画自画像,并从心理上、画技上让他有个突破。再把这种成功的体验慢慢引导到学习当中。
孩子转变的过程,也是他的心理承受力从“下等人”往“中等人”乃至“上等人”逐渐提高的过程。
及至心理老练一些,我就跟他们直接讨论学习问题。但在第二个阶段,我还是不能完全告诉他身上的全部问题,说一小部分问题,然后再夸大一些好的地方。与第一阶段相比,此时直接指出成分增加,哄的成分减少。
等到他们的心理再成长一步,也就是到了上等人阶段,就可以直接谈论我对他们真实的看到。不需要再对他们进行过分的夸大成就,因为此时他们内心的自我已经很强大,别人怎么说都不会被扰动。风动幡动我不动,虽然还不能做得很好,但是基本也接近了。
如今孩子,从小受着父母和老师控制,又面对高压学习环境,心理脆弱的比比皆是。面对“下等人”脆弱心理,作为理智的成人到底该选择怎样教育?显然,“直指人心”、“真面目对他”的“是非对错”教育法不可行;而“面带微笑”、全然接纳“放下是非对错”的教育法才能打开孩子心门,让家长的引导润入心田。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
放下“是非对错”,彰显教育之美妙家庭教育中,父母很难忍住跟孩子不讲是非对错。“子不教父之过”,教,不就是告诉孩子人生道理吗?做人总是要讲道理的,不讲,孩子怎么能懂?
凡存在就有理由。老祖宗的话并非空穴来风,而且实践也证明,孩子长大成人去到社会或者以后成家另起炉灶,很多处事原则和观念与原生家庭密不可分。
凡道理就要分出个对错,于是我们就会不断地告诉孩子:上课要认真听,不认真是不对的;字要写得端正,潦草的字迹表明你的学习态度不对;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打架是错误的;做作业动作要快,磨磨唧唧是不对的……
身为父母,传承了上一代“是非对错”教育法,继续用它来完成养儿育女事业,没有错。但结果发现,讲道理教育最大的收效就是孩子比父母还会讲道理,他们集结了很多道理,专门对付父母的道理。父母将道理搜索枯肠车轱辘转地讲遍后,发现孩子身上很多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或者老问题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难以招架,于是就有了深深的养育焦虑。他们一方面牢牢抓住讲道理教育法不放,另一方面也感觉到缺乏更好教育方法的无奈和无力。
其实,家不是个讲道理的地方。前面我们讲过,只要是道理就一定有它相反的道理存在。夫妻二人,一个来自喜欢将家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家庭,另一个则来自随意摆放不拘小节的家庭,两人成了家就会产生分歧。一个说,家里怎么能乱糟糟,应该整洁呀!另一个说,反正东西总是要用,何必把它们归置起来,多累呀!你说谁更有理?
这就像一个9放在两人中间,各自从两头看过去,这个数字是几?一个人看到是6而另一个人看到的是9,绝对无法统一。看一个数字大家都很清楚,但讲到具体事情,往往就会沉浸在自己的道理中,很难觉察相反道理的合理性。
至于亲子教育,家长讲着家长的道理,孩子自认为有着他们自己的道理。结果就是,到了青春期,这些被道理压大的孩子开始反抗,一堆堆的道理准备着扔向父母。这也是中国教育中,孩子到了青春期逆反现象特别突出的原因之一。而能量弱一些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很容易被这些相互碰撞的道理给撞伤,自杀、自残、抑郁等问题也就顺势而发。
所以,家应该是情感的港湾,是用情维系人的特殊场所,需要那份特别的真情实感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牵挂。只有这样,家人才能够在外面的风浪中航行回来得到休养生息以便更好出行。
当然,家也需要道理的融入,但这个道理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基础之上的,是共同发自内心愿意去浇灌的果实,是大家都期盼达成的氛围,而非来自一方的命令、重压或指责、抱怨。
世间万事,阴阳交叠
放下“是非对错”,彰显教育之美妙新四型人格理论中,每一型的性格都是一头“好”一头“坏”,缺少一头就不存在整体。就如套餐,捆绑在一起才有它的意义;也如钢笔的笔帽和笔身,缺了一头,都不完整。所以,现如今如果有人跟我谈孩子的优点、缺点,我会觉得茫然,找不到感觉。在我的眼里,只有孩子与他人相比时身上的长板与短板,成人也是如此。
不是吗?如果一个孩子感情型很强表现出比一般孩子更加乐于助人,那么同时,他就有可能经常感情越界,不是过度帮助他人委屈了自己就是指责抱怨他人知恩不图报。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相辅相成、相对而生。
大家都喜欢风景,平日里劳累生息之余都喜欢离开城市去大自然浸泡。试想,你是更喜欢皇家花园那种地上干净整洁,被修剪过树木的整齐划一还是萧萧落叶、风吹树摆的自然景观?我想很多人会觉得后者更能陶冶心情。因为前者已按人为规则修葺整理过,少了强烈的对比也就少了自然气息,而接近自然或纯粹的风光却往往能给我们移步换景的欣喜还能不断掀起心头涟漪,也就更多了情趣。
然而,在这自然的风景中,一定不止只有美丽的花朵、葱翠的树木,还有许多树下的枯草、花丛中的败叶。恰恰是这些在皇家花园里看不到的枯枝败叶,构成了更为自然的怡人风景。没有它们,也就没有了更为纯粹的自然景色。
《道德经》里有一段话:“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注: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世界上道理多多少,没有一条找不到它的对立面。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VS“好读书,不求甚解 ”
“成大事不拘小节”VS“细节决定成败"
“出淤泥而不染”VS“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兔子不吃窝边草VS近水楼台先得月
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语还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古语有云: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古语还说: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可以在相对道理之间自由穿梭,会从每个道理的既定语境去感受含意,这就是“上等人”。可是孩子不能,刚出生时,其心智仅有此岸和彼岸两个端点,然后慢慢地苏醒和生发中间地带。此时如果经常以是非对错极端化的教育方法对之,那么心智很有可能发生错乱与分裂,作为社会人必备的中间地带很难发育完成。
此处的心智并非指智商,而是指情绪商,是与人交往或与社会事务交集时的情绪状态和处理能力。
多年与孩子心心相印,亲眼欣喜见证他们顽强燃烧的心灯,但却又无奈地目睹这些光芒被外界是非对错所摧残。所以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看到“是非对错”界域之外的精彩和美妙,让孩子更多一些欣然成长的空间,让家长更少一些痛苦无奈的育儿经历。
———————————————————
小结:
若想真正实行爱和自由,还要在中国体质教育下胜出,作为家长,首先就要对孩子“放下是非对错”。
如果我们将心理咨询中的“无条件接纳”嫁接到教育中,再学一些简单咨询技术,家长和教育者就会更加轻松,“问题孩子”的改变也可以更加容易。
爱、自由、规则是三胞胎,养育孩子中缺一不可。只有“放下是非对错”的规则才能与“爱和自由”匹配。
面对“下等人”脆弱心理,“直指人心”、“真面目对他”不可行;“面带微笑”、全然接纳、“放下是非对错”才能打开孩子心门,教育引导才能润入心田。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它是维系情感的港湾;家也需道理的融入,但必须促进情感流淌。
世上万事万物都相互依存,若以绝对的是非对错解读相对的世间万物,难以从容应对。
放下“是非对错”,彰显教育之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