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武汉21天写作

认识钱,从小开始

2018-08-17  本文已影响9人  松林球球
💰是什么。。。

特别特别小的时候,我对💰是没概念的。

初上小学,知道了💰是可以用来交换小零食的,萝卜丝,冰袋,糖稀blablabla。再后来,我超级爱吃卜卜星,对,就是下图这样子的。可是妈妈不喜欢我吃零食,觉得零食对健康无益。


卜卜星.jpg
挣妈妈的钱

于是乎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学校要交学费40,我为了买卜卜星,跟妈妈讲要交43。结果妈妈在放学路上问了别的小朋友妈妈,我被无情地拆穿了。。。我妈说,学费交得有零有整,肯定有问题啊。。。

后来再大一点,妈妈发明了一种新玩儿法,她准许我通过洗碗的方式,挣她的钱。。。洗一个盘子2毛,碗1毛,筷子一双5分,然后我就有了一个小本本,每天把我的劳动记录在案,月底找我妈结账。(我现在洗碗敲干净!)

我有零花钱啦~

后来六年级下半学期,我转学到了石家庄市里,跟奶奶爷爷住,离开了爸爸妈妈身边。妈妈知道,我脸皮儿薄,不会主动像别人提要求要零花钱的。于是乎,每个学期妈妈都会给我一次零花钱。当同学拿着5毛钱去小卖部买石头糖的时候,我都拿着10块钱去买,当时还会觉得自个儿怎么会这么有钱的。。。

后来一直不在爸妈身边,直到高中毕业,生活费妈妈一直都是一学期一给,所以我会琢磨着如何合理分配它们,不至于学期初有经费,学期末手头紧。

从刚开始的零花钱,到后来的生活费,一步步,我自己可以很好的掌控我手里的经费了。我没有什么烧钱的爱好习惯,也不会报复式花钱,相反我会攒钱,手里总会留有一部分备用金。安排合理的话,除了每个月生活费,还可以安排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支配大额学费生活费

到了大学,学费生活费都是妈妈一年一给我,我读合作项目,学费是真的很贵(当然啦比不上现在的私立),所以每年都会拿到手一大笔钱。很多同学都是按月领生活费,每到月末还要借点儿钱过日子。可是这时的我已经可以非常好的安排自己生活了。

我每年九月份会拿到一个学年的钱,所以我会算好,除了第一学期的花费,剩下的在银行开了个账户,存个半年的定期。当然啦,存定期这件事儿也是我妈妈教我的。平时偶尔还会出去挣点零花钱。对了,大学的时候我还教了两个好盆友存定期呢~

大学下来,每个学年都会有结余,结余自动转成下个学年的经费,就可以少找妈妈要点了。到了大四毕业,我成功攒了6000,给妈妈拿回了家(对,我攒钱不是为了自己享受的,爸爸妈妈为了我上学很辛苦其实)。

虽然现在的我知道钱放进银行跑不赢通胀,但是作为当时的我,首先知道钱不花光,再还知道放进银行。我已经很满足了。

长于财产状况透明的家庭

作为一个一直处于家庭经济状况透明的环境下长大的娃,从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爸爸妈妈的收入,我们家的开支,家里的存款数额。所以我不会随意要求父母承受能力范围内的东西,也会更加珍惜爸妈的劳动成果。通过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可以帮助我更好得计划自己的生活~

小金鹅➕复利

我们都知道,如果想用钱生钱,第一步是你得有钱,所以,合理控制消费,攒出来自己的小金鹅,慢慢养大蛮重要的。而且,复利对于这件事情意义重大,网上有很多算复利的课我就不计算了哈。看过之后你就会发现早五年晚五年会有很大差距。

尽管财商其实也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项技能,可是很可惜,学校并没有这门课。所以我会觉得父母的启蒙教育,有很大作用。正确消费观的树立,以及一些常识的教授,都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匪浅。不是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嘛。所以啊,父母是可以从孩子幼时就给予一定的教育的,这样子就可以尽早养鹅,尽早体会到复利的腻害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