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精英特训营】付出就是幸福的源泉
我家孩子爷爷是个典型的农村老人:勤快、老实、憨厚、朴素,不抽烟,有好菜的时候喝瓶啤酒或二两白酒。平时话不多,家里家外事不爱多掺和,只是不闲手,每天忙进忙出给自己找活干。
看看,这些木头柴火都是老爷子用电动三轮车从山上捡回来的。
枯木好烧,听灶坑里噼里啪啦地声响,孩子奶奶脸上笑着说:“干柴就是愿意着,一把松树毛就能把木头点起火了,今年冬这炕一宿热到天亮。”老爷子嘴角微微动了动,却什么话也没说,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夹起一筷子干豆腐放嘴里,继而又给自己满上一杯。
老爷子天天骑电动车去上山,因为,孩她爸不在家,我曾阻拦过老爷子,不让他一天一趟山。一是不放心,毕竟六十五岁的人,一个人骑车进山里免不了担心磕了碰了摔了的。二是家里还有玉米芯、玉米杆当柴烧,不想让老爷子累着了。可说过几回,老爷子也不听我的,还是吃了早饭,带上帽子、手套和保温杯,穿上厚棉袄,拿一把大斧头,一个土筐就骑上车走了。
算算时间有两个月了,这一大堆枯木,我们天天早晚两遍烧炕,两个屋子,每天也要烧掉三十几根。可这边烧,那边捡,木头堆只见增高未见减少。
在老爷子眼里,炕烧热烀儿了,屋子里暖暖的,两孩子玩着、闹着,他就心满意足,就乐呵、高兴。
人,老了,可老人的爱还是饱满的爱,习惯了一辈子操劳的双手,他不愿看到锅灶是冷的,他把上山弯腰捡柴火当成是整个冬天的一项工程来做。
全家人坐在炕上嗑瓜子看着电视,而老爷子侧着身子躺在高枕头上打着轻呼噜睡午觉,我看到老爷子脸上平静、慈祥满满的洋溢着幸福。
我卖红豆的时候,给老爷子四百块钱,让他自己想吃啥买点啥。我是儿媳妇,怕他想吃啥不好意思张嘴说。给他零花钱,他花起来比较自在些。
有几天,老爷子牙疼,牙床都肿了,我买了消炎药给他吃。消了肿,我陪着他去镇上把坏掉的那颗牙拔了。
我虽做不到亲闺女的地步,但我尽最大努力做着儿媳妇应该尽到的孝道。
一家子六口人,孩他爸一半时间在外面打工,两个老人帮衬着我干地里活,伺候着孩子。我们没红过脸,虽然有时候意见不统一也生过气,但彼此忍一下,让一步,多大的事儿也就过去了。
每一个人的付出,都在默默的做着。我们知道有些话不用天天挂在嘴边,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把那份情做到实在事情上,递一杯水,盛一碗饭,说一句知冷知热的话,也就够了。
孩她爸付出的最多,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必须一年两季的时间奔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彩钢房之间,那是他的责任。他扛不住的时候,也得咬着牙扛着。他是我们全家的天。
我的付出就是陪伴老人、照顾孩子一年到头没病没灾的,地里苗长高,结果,屋子里收拾干净,院子里归笼利整。
而年底一家老小有吃有喝,团圆在一起吃年夜桌上热腾腾的饺子,就是我们两口子最幸福的收获。
没有付出,我们不会收获快乐,没有快乐,我们怎么会感受到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