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主观题——备考 Day 19

2020-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淘气糖

9月1日开始买教材,备考教资考试,到今天已经十月中旬,真正的备考天数只有不到 20 天,有些时候都有没学够2小时,或者状态不好,效率也很低。

10月6日再次开始备考后,初步的计划是7天听完科目二回放课,再用两天的时间刷题巩固。算算时间,今天是最后一天,刚听完科目二最后一节教学设计课。

说说对科目二难点的初步感受,四种题型:

1. 单选题(20×2′),直播课中讲的都是高频考点,课听完了,预计花2天时间刷题,刷多少算多少。不追求全对,20道题,可以错5道。

2天搞定单选题!

2. 简单题(3×10′),没有模板,没有模板,没有模板!

书中简单题备考的范围太广,不可能一题一题的背,听到「没有模板」,心中反而一块石头落了地。

简单题技巧

根据直播课中学到知识点,做简单题的技巧只有两点,关键词

3. 材料分析题(2×20′),每题有两小题,第一题没有明确考点,第二题则有明确考点。

对于简单题的答题模板,科目一中已经学习并训练过,总分总的格式比较熟悉。没有明确考点的第一小题反而更好得分,知识点涉及到这四个方面。

材料分析题第1小题

答题技巧是,根据材料题干,列出关键词,言之有理。

材料分析题中的第二小题,则是有明确考点的,老师也给出了主要的考点范围。

材料分析题第2小题

总结,材料分析和简单题一样,需要熟悉掌握知识点的关键词,这部分在刷题和做真题时可以再次回顾。

4. 教学设计题(1×40′),之前的重点都在听课上,没怎么了解这部分。听完课才搞清楚,最后一道题会出好几道小题,自己选科目作答。

毫不犹豫,我选择数学教学设计。

这道大题需要去理解和记忆,掌握的程度,直接决定得分的高低。

教学设计第一问

教学设计题一般有3小题,第一问是最难的,需要理解记忆教材内容,并灵活运用。

教学设计第二问

教学设计第二问,有模板,内容不多,动笔勤练习,记住不难。

教学设计第三问

题型三分5部分,后3部分是固定内容,背熟直接写就行,难点是前2部分的「导入」和「新授」,需要提出好问题。

分析完科目二的四种题型,再对比科目一的单选(29×2′)、材料分析(3×14′)和作文(1×50′),瞬间觉得科目二也没那么难了!

原计划是10月17日前刷完科二和科一的单选题,备考参加17日的模考。

9.17模考大赛

还记得上次只学完综合素质上册,就参加的模考大赛,满分100,得了60分。当时的目标就是,学完科二再考,得分在80以上。

学完科一时,60′

今天一口气学完科二的三大主观题(简答题、材料分析和教学设计)的答题技巧,还有点似懂非懂,需要练习巩固。

明天下午约了朋友,可能会出去,原定的刷题计划先延后。上午的三个多小时,做两套科二的三种主观题。

为了节省时间,简答题不翻书,根据现有的知识点做答,字数比较少,写在书上空白处就行。

材料分析题,在粉笔赠送的黑色笔记本上写答案,除了参考笔记本上科一的答题模板,也不翻书找知识点。掌握总分总格式,第二部分写4小点就行。

教学设计题,内容复杂,字数较多,需要参考教材中模板,进一步熟悉根据问题需要作答的内容。动笔写,边写边理解并记忆。

答完题后,根据参考答案进行批改,特别是教学设计题,关注书写格式,熟悉固定内容。

考虑到时间关系,可以先做完两道相对简单的简单题,再做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科一练习过,为了省时间,就不手写,在电脑上文档里写答案。

科目二的材料分析题明天就只练习一题,重点是教学设计题,需要留出更多的时间,也在电脑上做答,节省时间,也方便批改标注。

做完四道题并修改,三个小时很紧张。如果完成了,就奖励自己下午出去玩,晚上开始按计划刷题;如果没完成,晚上继续!

睡前来份明日学习计划,晚安!

10.13学习计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