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喵管理「用脑做管理」专栏

用脑做管理|管理者与领导者:治事与治人

2016-08-05  本文已影响206人  aac7ae71f5d6

编者按:自2015年12月30日,《用脑做管理》栏目第一期视频播出以来,大家反响热烈,好评不断,同时有些观众反映有时候不方便观看,所以小编特意整理了图文详版,方便大家随时查阅。

以下是2016-01-13期主要内容

用脑做管理,领导“心”思维。大家好,我是张红川,咱们又见面了。

我们会接着在今天这一集里面,继续之前的话题。跟大家聊一聊,领导力如何才能提升,也就是说,借用心理学或者说脑科学的观点,来认识一下领导力。

在这一集开始的时候,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小的测验,或者叫小小的问答。这个测验是从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里面所诞生的。

我曾经在很多企业培训中都会问大家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我想问一问大家,你们如何看待这其中的两位:一位是孙悟空,一位是猪八戒。在大家的心目中,你们觉得是孙悟空更重要?还是猪八戒更重要?

用脑做管理

我在不同的企业和组织里面,都做过这样一个问答,发现几乎80%到90%的人都会说孙悟空更重要。那么我把这个变一种方式来问一问大家,在他们师徒四人中,如果说没有了孙悟空,他们能够到达西天取到真经吗?答案当然是不能的。

但是,如果说没有了猪八戒呢?你们觉得他们能够到达西天取到真经吗?如果大家回答是的,那请试着回忆一下,在《西游记》里面有一个三打白骨精的小故事。在那个故事中间唐僧因为不停地对着孙悟空念紧箍咒,最后使得孙悟空实在无法忍受跑回了花果山。

大家再仔细思考一下,是谁把孙悟空给请回来的?是猪八戒。那我想请大家再次思考一下,你们觉得到底是孙悟空更重要?还是猪八戒更重要?

这时候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会不会发生一些改变呢?今天我们想来跟大家分析的问题就与孙悟空和猪八戒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有关。

平常我们所认为的思维,可能就是我们理解的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推理,如何去得出一个答案。

那么在这里给大家出一个小小的题,大家来感受一下,我们是如何来分析,如何来解答问题的。

现在有十颗钮扣,把它排成一个尖字朝上的金字塔,也就是说最上面有一颗,接下来有两颗,然后是三颗,最下面是四颗。我想问大家,你能否只移动三颗钮扣,就把这个金字塔从尖朝上,改为尖朝下?大家试着去构思一下。最后的答案是我们把最下面的边上的两颗移到最上面去,然后再把最顶上的一颗移到最下面去,这样就能够改变金字塔的方向。

用脑做管理

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如何来解答这个问题,是想让大家感受一下,你在解这道题的时候,你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你的内心是如何思考的?你会发现似乎我们是在用推理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去思索,一步一步地去寻找答案。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也是我们见的很多的一种思维模式,叫做分析思维。

但是很有趣的是,我再给大家出一道题,大家感受一下,你们做这道题的时候,大脑又是如何工作的。我给大家看一张人脸的图片,但是与正常的人脸图片不一样的是,我们把这个人脸的上半部和下半部都遮挡起来。这样的话我们所看到的只有这个人的眼睛。现在我想问大家,在你看来这一双人眼背后的心理状态是什么?下面有四个答案,请大家选择一下。

可能大多数人已经回答出来了。没错,这就是所谓的恐慌。

用脑做管理

但是,大家再把你刚才做这道题和你之前做这个金字塔的题,试着去对比一下,您觉得您在做这道题和做之前那道题的时候,大脑的思维模式或者说工作方式是一样的吗?似乎有点不一样,对不对?

我们在做前面一道题的时候往往要一步一步地,比较慢地去推理。而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似乎是凭着一个直觉就能够得出答案,似乎很快我们就找到了这一双人眼背后的心理状态。这个思维方式好像是一刹那发生的。也就是说我们经常会忽略掉,大脑其实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思维模式,我们把它称之为人际思维。

为什么叫做人际思维呢?我来跟大家讲一个小小的故事。

1996年在意大利的帕尔马大学,当时有一个实验室,他们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猴子。那么他们怎么研究这个猴子呢?因为想要研究这个猴子的动作,所以他们就会在猴子的大脑中间一个特定的区域插入一些电极,然后把这个电极连到监视器上面。这样每当猴子做出一个动作,比如说去取一个食物然后放到嘴里面,这时候与这一块脑区域相连接的监视器就会发出哔哔哔这样的声音。

但是很有趣的是有一天一个研究生,带着一把花生来到这个实验室,一边做实验一边嚼花生。突然之间他就听到这个监视器也开始哔哔哔地响,他就在想是不是这个监视器坏了,这个猴子此时什么都没做啊,所以他就在那去折腾这个监视器,来回捣了几次,似乎就发现一个规律:每当他吃花生的时候,这个监视器就会响。只要他不吃,这个监视器就不响。

然后他们仔细地研究了这个问题,最终发现,在猴子的大脑中存在着一类很特殊的神经细胞。我们今天把它称之为镜像神经元,英文叫做mirror neuron。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如同这个猴子,当它这部分的细胞在工作的时候,它看见别人怎么做,似乎它就在模拟,自己也会怎么做。这样的一种特性,只有这样的细胞才会具有。我们今天就认为这一类细胞是与人际思维有关的。而事实上,不仅是我们存在这样一种镜像细胞,在整个大脑中间,存在着这样一处网络,就是由若干个区域构成的网络,我们把它称之为人际思维网络。

举个例子来讲:就像我们在解第一道金字塔题的时候,,所动用的是大脑额叶这两边的区域,也就是在两侧的区域。而当我们解第二道题,也就是看那双人眼去猜测他背后的心理状态的时候,所动用的不再是双侧的区域,而是从两道眉毛之间所直接进入的这一块对应着的大脑的区域。

更有趣的是,研究进一步发现,这两个区域的工作具有一种很奇妙的特点,这两个不同的网络,如果把一处称之为分析思维网络,另一处称之为人际思维网络的话,我们就会看到这两处网络之间好像一个跷跷板一样,当一处网络工作的时候,另一处网络的开关就会被关掉。而当另一处网络工作的时候,这一处的开关又会被关掉。它们两者好像没有办法同时工作。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神经跷跷板,也就是英文neural seesaw。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两处大脑它是没有办法同时工作的。当我们在用分析思维模式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使用人际思维,当我们用人际思维模式的时候就没有办法使用分析思维。

也许我这么说大家会觉得很抽象,那么来跟大家讲一讲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你会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在活动上很大的不同。男孩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玩车、玩枪、玩积木,而女孩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喜欢玩娃娃、喜欢装成自己是医生、装成自己是护士、装成自己是老师、或者装成自己是妈妈。

当这样一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你会发现人类的性别差异,实际上反应的是大脑思维模式的差异。女性更偏向于人际思维,男性更偏向于分析思维。但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每一个男性就只有分析思维,而女性就只有人际思维,这是错误的。

事实上这两处网络同时存在于大脑中,只不过男性更偏向于分析思维,女性更偏向于人际思维。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当大脑发生一些病变的时候,比如说自闭症,我们经常会发现自闭症的孩子分析思维能力往往比较强,他们很善于去解决问题。

如果大家看过好莱坞的一部电影叫做《雨人》的话,就知道达斯汀·霍夫曼所扮演的一位自闭症的患者,他的社交能力很差,但是他的分析思维极其强大。当一盒牙签掉在地上的时候,他能够很快地数出这个牙签的数目。

无独有偶,还存在另外一种疾病,我们把它称之为威廉姆斯综合症。对于这样一类病人,他们的特点正好跟自闭症是对着来的。他们的社交能力非常非常的强大,以至于他们被叫做小天使。但是他们的分析思维能力却非常差。

这样两种发生在我们人类身上的不同的疾病,正好反应了向着极端发达的方向所发展的我们的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分析思维,一种就是人际思维。

讲完这些研究成果之后,继续探讨一下对于领导者领导力提升这个话题到底有什么意义。也许大家对于领导学中的领导方格理论比较熟悉。

用脑做管理

它把领导者的技能分成了两个基本的维度,一个叫做关心生产,也就是说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发展出来的一套技能。还有一种技能称之为关心人,也就是说对于员工的关心,这是一种人际方面的技能。

很有趣的一个问题是现在很多研究都发现,如果只具备这两种技能中间的一种,都不足以保证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一项研究指出:如果只具备人际技能,成为一名卓越领导者的可能性大概只有12%,如果只具备分析技能,也多不了多少,14%。但是如果能够同时具备这两种技能,这样的可能性就迅速上升到了72%。

在2013年有一个研究,具体地考察了这个问题。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这四个国家总共调查了近20万名的领导者。其中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问一问大家,按照你的看法,领导者能不能够同时具备这两种技能,是不是又能关心生产又能关心人,一方面具备技术层面的技能,另一方面又具备人际方面的技能。

我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按照您的估计,您觉得这个比例能有多少?

当我问企业中的领导者的时候,大家的回答往往比较乐观,说:50%?有的看到我不说话,可能就会说20%?10%?7%?5%?大家似乎觉得5%已经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估计了,对不对?我要告诉大家真正的研究结果是什么,是0.77%。也就是说在一百个人里面还找不出来一个人,能够同时具备这两种技能。

这样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给我们领导者所带来的影响。对于领导者来讲,到底是缺乏哪一方面的技能呢?是缺乏分析思维技能?还是缺乏人际思维技能?那我想,大家可能听到这儿已经有一些感触了。

最近一个研究发现,在企业中随着领导层级的变化,人际思维能力发生了一种倒U型的变化。

用脑做管理

什么叫做倒U型的变化呢?就是说对于我们普通员工来讲,人际思维技能并不见得如何出色,但是当我们成长为基层管理者的时候,人际思维能力就会大大提升。但是一个有趣的发现是:当领导层级继续往上升,到达高层,甚至于说到达企业老板的时候,人际思维能力,又会马上滑落,也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倒U型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为领导者所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分析技能,但人际思维技能却不能跟上。

说到这里我想跟大家讲一个网易财经上的小故事。万通老总冯仑所写的,与李嘉诚一次吃饭的经历。他发现在李嘉诚身上有一种看不见的能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我跟大家一一道来。

当他们到达吃饭的地方,电梯打开的时候,李嘉诚已经站在电梯门口迎接他们。在吃饭之前,他们会相互交换名片,在交换名片的时候,李嘉诚会递过来一些牌子,每个人在这些牌子里面任意的挑,在牌子上面有数字,而这个数字代表一会你会坐在哪一桌,一会你照相会站在什么样的地方。冯仑正好抽到了与李嘉诚一个位置,在一张桌子吃饭。他很快发现,当吃到十五分钟左右的时候李嘉诚就站起来,他不在这张桌子吃饭了。然后冯仑看了整个餐厅的情况,发现这个餐厅里面总共有四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面都多放了一副碗筷。李嘉诚会把一个小时的时间分成四个部分,每十五分钟在一张桌子吃一下,到他们临走的时候,李嘉诚会站起来,与在座的各位握手,甚至在墙角站着一个服务员,他也会去跟他握手。冯仑把这样一种能力称之为让人舒服的能力。而实际上对于心理学和脑科学研究者来说,这就是人际思维能力的体现。当我们具备这样一种人际思维能力之后,就可以做到让人舒服。

事实上,我们在网上还经常会看到一些相应的文章,比如说曾经有一个猎头公司的人,他写过一篇文章。谈到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会决定你未来的高度。”他们在猎聘一些不同的老总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同年薪层次的,有几十万的,有百万级的,也有千万级的。这位在猎头公司工作的作者就发现:越是与高薪的老总交谈,带给你的感觉就越发的舒服。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如沐春风,形容的就是这种感觉。当你与一个能够用人际思维能力来思考,用人际思维能力来表现的人坐在一起,跟他谈话,给你的感觉就叫如沐春风,对吧?叫做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这样的一种感觉。

我不知道大家探讨这个问题之后会进一步的怎么去想。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我去一个油田看到了一种很特殊的管理模式。这个油田还延用着当初会战的管理模式。在这个油田中,把它分成了各个采油队,每个采油队有一位队长。但是在这位队长之外还有一个领导,他们把他称之为指导员。当我们让这些队长和指导员做题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特点,往往队长的分析思维能力比较强,而指导员的人际思维能力比较强。这样的制度我把它称之为双领导制。

事实上在很多很多的组织中,都会看到这样一个形式。比如说如果看电视剧《亮剑》你会发现,除了主人公李云龙之外,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人,就是他们这个部队的政委,姓赵,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在军队中正是延用着这样一个双领导制,也就是说让军事主官去负责分析思维,去解决问题。让政治主官负责人际关系的协调。

所以说有时候我就会谈到,为什么企业中不能够设立一个位置,叫首席人际官呢?可能大家会觉得很可笑对不对?会觉得为什么一个企业非要有这样一个位置?难道这不是应该由领导者、由老板来做的事情吗?

事实上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在管理学中有一句格言叫做“管理事领导人”。而领导者往往容易疏忽的一个问题就是:经常会把这两者颠倒,变成管理人去领导事。而事实上在我看来,这正是因为忽略了大脑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它们所应该适用的情景。

当思维模式发生了错乱,也就是说在需要动用人际思维的时候,没有动用人际思维,而是用分析思维。需要用分析思维的时候又在动用人际思维。这样两种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一个倒错,就会为领导者带来领导效率的下降,带来组织绩效的挫伤,从而影响整个员工的积极性。

关于这一部分,希望在接下来的节目中能够继续为大家分享,领导者的思维模式对于组织、对于员工,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后果?到底如何来协调思维模式,让大脑中的跷跷板不再一头沉,而是可以平衡起来。非常感谢大家收看这期节目,我是张红川,再见。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等着你

用脑做管理

一档免费的视频栏目「用脑做管理」,由天天心理网和张红川老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心理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博士)联袂打造。

这是中国首档基于组织神经科学(organizational neuroscience)和神经领导学(neuroleadership)面向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的谈话类科学节目。

通过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向企业家传递心理学、管理学与神经科学交叉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

「用脑做管理」张红川博士介绍

张红川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与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博士后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社会发展学院心理系副系主任、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心理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

主要研究兴趣为社会神经科学(神经经济学、神经管理学与基于脑的领导力)、儿童数学与语言发展及其脑机制、神经网络分析、人脸识别及其神经机制等。

点击「用脑做管理」可以直接进入视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