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武学招式的合理修习之法——“我一定能”活动第二周

2015-06-10  本文已影响112人  和道菌
封面镇楼

一、总论

个人能力管理系统,就是一种可以不断提高个体发现、发掘能力的眼光,持续梳理整理自身能力、实现能力库建设寻找当下的定位并确定目标,有效发展最急需能力并可以确保自身能力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综合方法论体系。
第一周我们学习了斜体部分,使用了成就事件梳理、成就四问、成就日记等途径构建自己的能力库(知识、技能、才干)。
第二周我们主要学习了定位与能力(技能)的聚焦。主要为了解决如何区分对待自己技能这一问题。
PS. 经后期确认,ppt的前半部分中把“技能”笔误成了“能力”,因此,本周的主要讨论对象是“技能”而非“能力”。

开篇疑问:人真的有自己不喜欢或不想要的能力吗?
当做完测试,我惊讶地发现,这种不被自己待见的能力真的存在。这些能力可能是我们尚未接触使用的(因无知而害怕),也可能是我们真的不擅长的(因不会而胆怯)。稍后再说明如何对待这部分能力,我们先来回顾下经典的“能力三核”。

图1 能力三核
图1为第一周和第二周活动内容的总结图。我们的能力总共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最外层为知识层,我们通过一些途径可以构建自己的知识库,知识库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拓宽了思路,提升了素质,给予我们更强大的能量。
中间层为技能层,知识通过内化而转化为技能,技能有助于将我们的目标落地。本周所介绍的技能策略矩阵正是为了构建自己的技能库,明白自己的优势技能、潜力技能、退路技能及郁闷技能(即开篇疑问中的不喜欢或不想要的技能),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技能给出相应的策略说明。
最内层为才干层,才干不是技能,它们不能发挥物理作用,不能立即见效,同时也不易被轻易发掘。上周的成就日记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优势)才干,成就日记可以帮助我们构建才干库。才干虽然发挥不了实际的作用,但它们却支撑起了技能库中的各种技能,它们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才干可以支撑起多个技能,一个技能需要多种才干的支撑才能实现其最好的效果。
如此看来,第一周的内容就像在修炼内功,知识则是世间流传的武功秘籍,本周的重点之一就是面对如此繁多的武学招式,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以最快的速度朝着天下第一迈步。内功与招式相辅相成才能将招式威力最大化。

回到本周的重点①,如何对待自己的技能

二、技能策略矩阵

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技能大致按照擅长/不擅长、愿意使用/不愿意使用划分到四个象限:优势区(擅长且愿意使用)、潜力区(不擅长但愿意使用)、退路区(擅长但不愿意使用)、郁闷区(不擅长也不愿意使用)。

技能矩阵四象限
对于各象限的对策建议如下:
【优势区】这是能力呈现的重点。优势区的技能有才干在支撑,需要找准核心的最擅长的继续精进,去外化,去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潜力区】这是能力提升的重点。潜力区需要保持好奇、不断尝试、慢慢积累加实践,需要选定最重要的技能刻意提升(找标杆学习/社会化学习),将之转化成优势技能。
【退路区】退路区的技能是自己擅长的却不喜欢的,可以保持现有的能力水平,不用考虑太多的时间投资;要注意偷偷使用,用多了就会惹猴子上身;还可以组合长项(优势)技能,偶尔使用(80%的优势+20%的退路),也许会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郁闷区】别在郁闷区拼命。尽量躲避,藏起来,注意规避;如果躲不了,可以授权他人,与他人合作;如果只能自己做,就需要认真面对,降低自我要求,不求完美主义;当然,前文有提及郁闷区技能的另一个存在原因是因无知而害怕,因此,试着去培养兴趣,试着去尝试也是一个未尝不可的选择。

【总体思路】

新木桶理论(长板理论):当你把桶倾斜,你会发现能装多少水决定于你的长板(核心竞争力),而当你有了一块长板,围绕这块长板展开布局,为你赚到利润。如果你同时拥有系统化的思考,你就可以用合作、购买的方式,补足你其他的短板。(见《木桶理论已死,长板理论告诉你:优势才是王道!》

因此,区分对待技能矩阵四象限,需从重点入手,从长处着手,优先发挥优势区的技能,以点带面,以优势技能的精进带动其他技能的提升,同时还需扬长规短,短处是避不开的,因此需要用一种办法、制度去制约它,不让它影响自己系统的正常运转,还可通过授权与合作来弥补自己的短板。

优势技能如何提升为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将于下一次活动继续展开,本周先将着眼点置于重点②: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以选择最需提升的核心潜力技能

三、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三大定位

职场与财富定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当前环境下自己需要何种技能,成长定位可以帮助我们明确当下自己需要多少技能,三者共同决定了我们目前最需提升的潜力技能。

职场定位职场定位
【初入职场】该阶段应少说多干、积极主动、迅速适应、快速获取信息和知识,了解具体做法。建议学习基础技能,如Office办公技能等。
【独立承担工作】该阶段建议学习通用方法论,即自我管理方法论(目标管理、行动管理、知识管理)。不需要着急学专业技能。
【脱颖而出】这一阶段,因已具备了基础技能及通用管理技能的基础,此时就要考虑资源的配置,即可以利用哪些体制机制、哪些方法来完成自己这一阶段的任务。先掌握通用技能再发展专业技能可以使得工作更有效率。
【承担责任】该阶段需要多看多听多思考,谨言慎行,积累才干
【引领组织发展】该阶段需要持续学习,通过和人打交道来获得更宽广的视野和思路,此时又拼资源,又拼才干

可见,在职场初期,我们更多地需要技能,随着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更多地需要才干

成长定位成长定位
该部分内容可以学习易仁永澄在多贝网上的公开课“进化路上的迷失与定位”。这是我当时书写的学习感受《进化路上的迷失与定位学习感受》
我的成长定位正处于趋C过程中,这一阶段的关键词为“持续积累、为学日益”。此时要考虑方法好不好,理念新不新,工具快不快,有没有社会化学习,时间付出多不多,身体机能好不好,有没有遇到好的导师,讲究先抄后超,这一切都在为C的冲突状态作准备,只有先为学日益,而后才能为道日损
老大给我的建议为:在趋C阶段使劲多做点事,多做多做再多做,即便有点累也无所谓,要积极主动向高手学习。因为高强度的锻炼可以实现快速反弹,快速成长。(对应于职场定位的执行者层面)

成长定位告诉我们,在成长阶段初期,我们需要大量的技能(夯实基础),在成长阶段后期,我们需要少量的核心技能(以点带面)。

财富定位财富定位

我们可以拿月度现金流来衡量自己的财富定位。
【收入-支出 < 0】在入不敷出阶段应防止个人价值流失,要记账,要开始承担责任,要学会自律、学会觉察力——通用技能。
【收入-支出 = 0】在收支平衡阶段缺的是热情、人脉,此时需要设定好目标,从潜力区寻找最感兴趣(热情)的事情,同时找个标杆(人脉)跟着他学习,不断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定向技能。
【收入-支出 > 0】在入大于出阶段应开始积累价值——阶梯式积累,并开始考虑质变,把价值转换成客户价值、市场价值等,为直面市场及创业作准备。

财富定位与职场定位在技能的选择上相互补充,但其共性都表现在初级阶段需要技能,后期需要才干

四、小结

本周信息量虽然较大,但归纳后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 如何对待自己的技能<——技能策略矩阵;
  2. 如何选择最需提升的核心潜力技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