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做“机会成本”。它指的是,你如果去做某件事,因为时间冲突等原因,就没办法去做另一件事。这就类似于做选择题,要么选 A,要么选 B。由此,可以引出两个问题:A 和 B,谁更好?还有没有其他选项,比如能不能选 C 呢?
A 和 B,谁更好?有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有时,答案并不明显;还有时,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会得出错误的答案。
让我们得出错误的答案的原因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听到三句话:“你又没早点告诉我!”“我不是没想到嘛!”“谁知道还有这种事情啊!”。它们的原因分别是已知的信息不够,思考时产生了疏漏,以及事情超过了自己的“已知范围”。
还有没有其他选项?有时候,显然不会有其它选项。有时候,虽然可以选 C,但我们并不会去想,或者是并不能想到它。“谁知道还可以选 C 呀!”
假设,有个同学叫小明。他知道自己的生日,也知道自己不知道牛顿的生日。他打算参观博物馆,到了以后才发现场馆因为施工而关闭了。回家路上,有人跟他打招呼,聊了几句才想起来是以前的同桌小刚。
把小明的例子按照“是否知道”和“是否意识到”这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可以得出下面小明的故事图。
小明的故事图把小明的故事图抽象一下,可以得到下面这张认知图。
认知图用例子简述认知图里的四个维度。(嫌啰嗦的可以跳过~)
知道自己知道。比如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
知道自己不知道。比如,不会计算高等数学中的傅里叶变换。
不知道自己知道。如果不讨论更深层次的含义,这种例子常见于“哦哦我想起来了,这不就是XXX么~”。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个就是超出了自己的“已知范围”。比如,《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人连汉朝都不知道,更别提魏朝和晋朝了。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刘慈欣《三体》
超过了自己的“已知范围”,这很正常。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却误以为自己知道,变得自负,这就很可怕了。
小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和家人赌气。家人往往会让着我,会哄我安慰我,我的“赌气”也就常常成功。几年前,有一次,依旧不顺心,依旧赌气,以为对方会屈服,事情会变好。结果,事情不但没有变好,反而越变越糟糕了。不知道事情该怎么解决,却误以为“赌气”是包治百病的良药,最终,输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如果误以为自己知道事实,钻进了牛角尖里,再想出来就千难万难了。就像先开枪,后画靶子一样,如果事先有了定论,再找数据来证实它,总能找到有利的证据。而这些看似被数据证实的结论,很可能与真实情况相差十万八千里。
摘抄《三体》里火鸡科学家的故事。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无生命的系统和有生命的系统是不同的,为了稳定,前者需要封闭,后者需要开放。保存白砂糖,就要把它放到密闭或干燥的空间里,避免它受潮,这是很自然的。养头老虎,把它关在笼子里,每天只给点食物,这就是不自然的了。人也一样,应该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感受各种各样的生活,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其中的一个收获,是可以拓展自己的“已知范围”。当然,开放也是有度的。度在哪里,说起来就很玄了。有人说过八个字,“想不想要,想要多少”。至于度在哪里,自己去找。
除了扩展“已知范围”,还要解决自以为是的问题。
如果有人做错事了,而你试图去纠正他,他可能因为缺乏切身体会而听不懂,可能会听完了却不相信你,甚至可能会没耐性听完你的话。这种问题很难办,有个不怎么“人道”的方案,那就是让他摔跤去吧。摔完了这个坑接着摔那个坑,什么时候摔疼了什么时候就知道了。
当自己做错事了而不自知时,如果自己谦虚,身边又有人能指出自己的问题,那还好办;如果能够通过自省而察觉自身的问题,那也还好;否则,就只能落下个头破血流的结局了。这段话不好理解,看看图就能明白了。
如果犯错而不自知文章结尾,总该说点吉利的话,干脆拜个早年年吧~
祝您心想事成,别再自以为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