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散记

日常散记(254)

2025-03-17  本文已影响0人  职场女叫狮

在本市师范大学读研的外甥女,这学期要实习,外甥女说分配实习学校时,市区新校,主课老师成了大家嫌弃的对象。

她说大家宁可去县区所属的乡办小学,也不愿意去市区新修的分校,理由是市区的学校“事”太多,要应付各种检查也就算了,关键是新校区各方面不完善,杂事还特多,大家说什么都不愿意去。

另外在选择科目时,大家热衷行政跑腿工作,体音美副科等科目,对传统主课教学相当抵触。

果然是零零后整顿职场。

最后在我和妹妹的鼓励下,外甥女果断报了大家不愿意去的新校区,并主动请示自己去带主课。

新校区离师大最近,单边通勤步行不到二十分钟,主课带的是四年级的数学,我和妹妹都说简直不要太理想。

外甥女学的是小教,取了小学数学,语文两个教资,这个实习对她来说,简直不要太合适。

首先通勤时间短,她一个女孩子,省去了很多烦恼,其次四年级数学也属于小学数学中级难度,对于实习的老师来说,既有挑战,又不是太有压力,我们全家都很庆幸外甥女分了好的学校,好的实习科目。

外甥女说的实习之事,让我想起了我实习的事。

我学的是化学工艺,这个专业实习课较多,每学年几乎都有一个多月的实习。

第一学年,我们的实习被安排在校区的精工厂。主要任务是熟悉工厂环境和生产流程。具体需要每人设计制作一对螺丝和螺母。

这两样东西,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去店里买也值不了几个钱,但是要自己设计,制作完成却并不简单,尤其那个时代,很多活都是纯手工的,更是难度有点大。

进厂实习前,我们在课本上学过一些关于这两样东西的国标,企标,设计难点,质量把控重点等。

进厂实习后,一开始,老师每天带着我们去厂区参观,边看边讲,每天布置任务,一点点设计,后来大家设计的图纸,老师检查通过后,老师在师傅的协助下,又带着我们去工厂的原料库,挑选材料,直到每个同学挑到满意的材料后,我们又再次被分到不同的机台,跟不同的师傅学习下料,制毛坯,再到精工处理,每一步都要实习老师和师傅认可才算第一步过关,最后所有同学做完后,我们做好的成品会上会,交由专业技术人员的验收,合格后方算完成实习第一步,接着就是写实习报告,做实习答辩等,最后全部通过才算实习结束。

如果说做螺丝,螺母设计过程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有挑战,那么真正实际动手制作过程其实最艰苦。那时候下料的切割机还没有现在这么先进,全靠我们拿着锉刀一点点矬,做六角螺母的不锈钢硬度很高,很多女生用锉刀手上起了一层一层的泡,等实习结束,手比小时候干农活还要粗糙。

第二,三个学期我们的实习都是进化肥厂,不同的是第二次去的是大型化工厂实习工艺,第三次去的是小型化工厂,实习时为毕业设计做准备。

相对来说,第二次的实习要轻松的多,任务小,环境好。但那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几个成绩优秀的女孩子,就跟中了邪,老师分配的轻松岗位,说什么也不愿意去,就喜欢冲向一线的生产线实习,记得当时被分到厂区的辅助车间实习的人还哭的死去活来。现在想想,那时候还真是充满梦想,也不是多喜欢这个专业,但就是感觉学一行就得爱一行,学一行,就得精一行。总之既然学了就想学好,不甘落后。因为大家都想去主生产线,最后没办法,实习老师只好从班主任要来我们的工艺成绩,按照成绩分实习岗位。

这个办法好,太适合我了,因为我的工艺成绩当时是班里第一名。后来老师看了成绩,发现工艺成绩排在前面的几乎是女生,她说这样分不行,主生产线有体力活,一定要多分男生去。最后不知谁提议的以制图成绩分吧,肯定男生在前面。就这样最后以制图成绩分,主生产线四个车间,二十四个人,六个人一个车间,四个男生,两个女生,一周一轮换车间就这样所有的同学全部被分进了主生产线,大家乐呵呵的跟着师傅三班倒认认真真干起了实习工作。

临走的时候,我在造气车间的师傅还给我送了一把檀香扇子,至今我还在保存着。她说很喜欢和我一起上班,我要毕业能分进她们厂该多好。

现在想想,那时候哪来的那么大的劲,一上班跟着师傅跑来跑去,有的同学甚至连师傅上厕所都跟着,这都成了我们班后来的趣闻了。上班时不厌其烦,跟着师傅问东问西,一个仪表,一个阀门都不愿意放过,不知疲倦,下了班还要和师傅请教问题,聊工作。

后来去县城的化肥厂实习时,厂子在个大山里,环境很是艰难。住的地方没有,老师联系了工厂附近的牛棚给我们住,床铺没有,我们去的时候从学校带了自己的床铺去的。那时候学校里的铁架床上配有木板,我们去的时候为了精简行李,学校只让我们带了铁架子。我们从学校到厂里是用两个卡车送去的,一个卡车拉人,一个卡车拉了我们的行李。到了实习地,女生十个人一间房,男生十八人两间房,几乎就是架子床拼出来的的大通铺,铁架床少了木板,只有二十厘米左右的方格铁网,无论铺多少褥子上去都膈肉的睡不成,我们就把被褥全铺上,穿着衣服睡觉。五一以后的天气,常常有人被冻醒,大家就索性不睡了,坐在床上聊天看书。

除了住宿条件差,那个厂附近缺水,我们的水是工厂的保安从山里拉来的山泉水。每天一个宿舍只能给一盆水,大家一起洗脸,刷牙的水也是限量用,开水从厂区提,一个宿舍全天只能提两壶。什么晚上洗漱,洗澡,洗衣服之类的想都别想。

那次实习一个多月后,我们回到学校时,学校还给我们放了两天假,开放了两天澡堂,专门让我们搞卫生。

那次我们还带着毕业设计的任务,实习压力很大。

除了住宿条件差,实习工厂的伙食也是很差的。因为缺水,卫生条件就不提了。伙食以鸡蛋,豆腐,面食,米饭等耗水少的食材为主,青菜很少吃。肉有,但我们经常脑补没有洗过的肉,不知谁提了一嘴,肉不洗很脏,我们同学实习时就再也不吃带肉的菜了。

如果说生活上的艰苦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意志,那么从住宿的地方到工厂的路上才是真正考验我们的胆量。

住宿地和工厂之间隔着一个火车站,火车站上经常停满了货车。每次上下班都要从停着的货车下面爬着过来过去。趴在货车下面的感觉至今让我想起都会胆战心惊。最可怕的就是正在下面爬着,车突然启动了。还有就是车没启动,遇上喜欢恶作剧的同学一起也很恐怖,他们在你在车底正努力攀爬的时候,将车上的一个什么环之类的突然拉起又放下,那声音像极了火车启动的声音,车底下的人往往会吓得哇哇大叫,加快速度往对面爬起来,磕到头上全是包。

那次实习,在工厂是实打实的跟着师傅干活,活干完了,我们就按照毕设分好的组,一起到处参观,研究管线,物料线,控制温度,各种仪表的使用等。回到宿舍我们就坐在床上画出当天研究的简易图,留作毕设资料。

因为实习时的努力学习,我的毕设做的很快。就是画图的时候,连续累了一周没黑没明的日子,画好主图,就剩加粗时,我忽然留起了鼻血,不用说图纸被毁了。临交作业了,作业被毁了,那种心情相信每个上过学的人都懂。

图纸被毁的心痛,身体的不适,毕业设计的压力,让我整个人都奔溃了。后来几位关系好的同学齐心合力帮助我,才在两天内重新赶出来了一幅图,那些往事至今记忆犹新。

听到现在的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想想当年的我们,忽然感觉那时候的我们幼稚的还真可笑。

完全称得上学习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