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么努力,就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2018-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刘_小梦

    上影两周了,终于腾出时间追剧,《我不是药神》,明白了豆瓣评分那么高的原因。

    整个观影过程中,由于自己是从事保险行业,一直在判断哪些药是可以报,哪些药报不了。

    有时生活中遇到大病远比电影要深刻得多。姑父自15年前两表哥定居到广州,姑父姑妈便也来到了广州,十多年的广州生活,也让外地人的姑父姑妈融入了这个城市。却在2016年确诊胃癌,自后病人本人得忍受病痛的折磨,家人也需全身心的照料。16年胃癌手术后,次年肠嵌顿手术、疝气手术,今天也还依然在医院,不到两年多的过程中,这个疗程下来,已用50万开外。

    那天去姑妈家吃饭,表哥说,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住院,得回去老家看看医疗情况,如果可以,回去治疗经济情况可能会没那么高。由于姑父一直在我心中最受尊敬高大睿智的长辈,没有之一,听到这个消息这个人都懵了,两个表哥也是在我心中可以做到卖房来救父母的人,怎么会想到回老家,回去的医疗资源来看不就是等于放弃治疗了。

    姑父这已不是第一次住院了,但这次如中山医缺显得格外的难,没有床位已不再是知名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的问题,更是社会医疗资源的分配,没床位给到老年人,是因为还有很多年轻力壮、上有老下有老的年轻人需要。这次住院和前一次住院相隔不到1个月,还是因为同样原因需要住院,幸好他家就在中山医对面,走路不到5分钟,似乎住院就显得很方便,这次医生说,没有床位了,但是你这种情况必须的住院治疗,或你去旁边的广*附医看看?于是又去了广*附医,不知是否是因为科室原因还是其他原因,比起中山医这个医院看起来更像是“疗养院”,住的全部是老人。

    接到姑父电话是在今天的下午,电话那头的姑父,声音明显有些吃力,姑父说,在这个医院住了半个月都没缓解,上次你那个中山医的朋友能否再问问。这是姑父病后除了叫我过去家里吃饭,第一次给我电话,可能情况真的没那么好了。

      接完姑父电话,想到前天表哥们的对话,在想,如果自己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会怎么选择?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也越来越坚定,自己努力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自己在面对长辈老去所带来的就医,可以给到他们更好更有品质的选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