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好电影喜欢看电影电影|影评

爱的危险游戏(Lolita)

2015-06-06  本文已影响128人  evan是幻想家

电脑里,总会不惜占用大量空间而储存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几部电影。经典的Lolita就是其一,闲暇无聊就拿出来温习一下。

总觉得97版的Lolita会略胜62年版的,或许是因为62年版时间久远,而97版更能符合当下社会的口味,自然而然也反应了一些当下的问题。原著小说其实很小就久仰大名,可能是因为被加上了一个深深的烙印:“禁书”,所以年少时的我们才会如此疯狂的不择手段的搞来看。

原著开头是这样描写的:“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文字的尺度总能无限的激发我们大脑中每一个细胞,将文字幻化成画面,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翻滚,那种情欲与伦理交割的故事情节,自我高潮便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只是很多时候,通过文字转换而来的印象总是多多少少基于一些朗读者个人的生活阅历,而电影更多的是一种艺术的升华,赋予人物角色更多责任,不仅仅是还原升华小说人物,还将你的情感融入到剧情里,跟着故事的节奏而流淌,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让你咀嚼消化。

97版的Lolita我觉得最出色的细节安插,就是还原原著中Humbert教授在审判中的自述。同时,主演Jeremy Irons敏感而又神经质的眼神,举手投足间的阴郁,以及对Lolita近乎服从的爱,无不显示出他内心深处的病态,就像电影开头说的,他将那份纯真的爱封锁,而Lolita最初那个近乎全裸的阳光浴则最大限度的激活了这道爱的防线,humbert心中压抑多年的爱瞬间漫了出来。一个男人爱到病态,这种常人近乎难以理解的悬念,在97版中唯美的给了铺垫,近乎完美的几分钟,就像蒙上了薄纱的胴体,撩人思绪,却若即若离。旅行,是一种美妙的向往,也是一种逃避,近乎于西部电影的奔波,无尽的表现了humbert心中的惶恐和无奈,他越是逃避,越是展现出他内心极度的惶恐,不得不说这里也是浓墨重彩的为“恋童”行为加了一道深深的注脚,在恋童时常被爆光的西方社会,也不得不说是某种精神上的枷锁,也算是电影在这点上展现出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Lolita不说话的时候,不管她做什么,看书、吃泡泡糖、抹口红,举手投足间透露出来的是一种如天使般的诱惑。说话的时候,略带天真的逻辑,你很难把她跟“骚、浪、贱”相提并论。事实上,Lolita只是个纯真无知的少女。62版本中,她是一个热衷于诱惑每一个男人女孩,却一心爱着的是剧作家,而在97版本中,她厌恶性,冷漠无情,把一切视作交易。两个版本不同的侧重点,仔细想来也是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但不管是哪个版本的Lolita,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聪明,美貌,肌肤较好,对humbert的弱点也是了如指掌,她不需要多费什么心机,就可以令他俯首称臣,就算几度触及humbert的底线,最后humbert还是付出了一切。一封信的转折,让故事推到高潮,当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小尤物变得头发凌乱,皮肤浮肿,怀有身孕,住在脏乱差的棚屋里,他是如此百感交集,他心痛的不敢相互有任何的礼貌的肌肤接触。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象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这是humbert最后爱的遗言。故事的最后humbert用数枪枪杀了剧作家,也算是孽债孽还,心如死灰的一路开车,手里拿着当年Lolita的发卡。

“让我心灰意冷的并不是Lolita不在我身边,而是这里的欢声笑语中没有她”。

爱之初体验,总是会影响人一生。而有些爱,注定为之付出一生。

有趣的一点就是,97版的Lolita中文版被翻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其实在古代中国队老夫少妻就是巧妙的用了这样一句诗句,梨花比喻年近花甲的丈夫,而粉嫩摇曳的海棠花则象征的就是年少貌美的妻子。也当时古典文化普及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