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弟子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的意思

2020-05-30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思读书

弟子规原文讲: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这句话字面的意思是讲:但凡我们要说话,诚信和诚意是第一要素,那些欺骗和非分的话,我们怎么可以允许自己说出来呢!

这句话对我看下来感受依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说话要有诚信。这种话正确到没有理由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一句话没有探讨的价值说明已经僵化到头儿。可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样的话依然有很大的探讨空间。

关于这句话的几个点,需要一个一个的来说。

首先是这句话的定位,它的上一句是“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是关于借东西的,那么这句话多少要跟借东西沾点边。

在生活中我经常遇到借东西时喜欢吹牛的人,尤其是借钱,往往夸下海口,今天借明天一定还,事实他们根本做不到。而且我发现越是喜欢在我面前夸下海口的人,他们的生活、工作等方面越不如意,各个方面都充满了诈与妄,这些与他们的窘境应该有一定的关系。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把“信”毁掉的时候,其他正常的东西也就不复存在了。

但是我却在考虑另个问题,从古到今,每个人都十分清楚“信”的重要性,但为什么总会丢掉呢?

我第一个总结出来的答案是太多人不懂得什么叫做“凡出言,信为先”,总以为这是说话要讲诚信的意思,而其实说话要讲诚信仅仅是“凡出言,信为先”的含义之一。

“信”的其中一层含义是诚信,也就是说到做到的意思,说出去的话泼出去水,不能食言,但是这样理解过于生硬了,说话要有诚信不仅仅是说到做到,毕竟人的说话很轻松,但做和说毕竟是两回事,比如我说我要成为亿万富翁,可是怎么做到呢?我可能一辈子都做不到,如果因此定义我是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我多少有些冤枉。

所以“凡出言,信为先”并不是完全表示“说话讲诚信,说到做到”,另一层意思是:说话要注重诚信,别乱说。

做一个诚信的人是我们的追求,所以说话前要考虑,说出去的话会不会影响自己的诚信。比如一个朋友来找我帮忙,他希望我明天给他完成一项工作,会付给我不菲的报酬,但是明天我的工作安排得很满,这时我承诺前必须考虑是否会影响我的诚信,因为如果我答应下来,很有可能完不成,或者为了完成他的工作而耽搁其他的工作,所以我不能随便地答应。

“凡出言,信为先”的第三层含义是说:说话要维护自己的诚信。依然拿我的例子打比方,朋友委托我明天完成他的工作,可是我完不成,那么我必须跟朋友说清楚:”明天我安排满了,但是我会尽量的给你做,明天不一定能完成,后天一定可以,你看行不行”

“信”字除了诚信的含义外,还有诚意的意思,说话诚意为先也是特别重要的,比如说我去请教你的同学问题,同学跟我一讲,我明白了,这时我要表示感谢,会说:经过你这么一讲,我一下子就,真的太感谢了。这时说话诚意为先。

但是有的人就不会这么说话了,他们不但不感谢而且还会轻蔑的说:原来这么简单,早知道不问你了,我在想一下就明白了。这种说词就是过分的话了。

于是弟子规给出了两种反面的说话形式,也就是“诈与妄”,诈是欺骗、诓骗的意思;妄是非分的、不切实际;实际上一个人说话做到诚信也缺乏诚意,主要的原因就是“诈和妄”的心理和态度。

所以我们也可以反推一下,一个人如果说话没有诚信也缺乏诚意,说明这个人持有一种“诈和妄”的心理,与这样的人交往处事,是务必要注意的。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中,这种心理的人是非常的多,原因在于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文化的缺失,这种情况下人是容易迷失的,往往去追求那些“诈和妄”的东西。

追求这些东西,人生能过得好才怪。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要对“凡出言,信为先”开始注重起来,说话前思考一番,维护好自己的“信”,才不会被“诈和妄”绑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