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声朗读亭古体诗的朗诵——体现诗风

2019-07-12  本文已影响0人  韵声朗读亭

诗歌朗诵创作不能任意而为,它受诗歌文本的制约并体现着诗歌文本的特点。古体诗所具有的人格特征,所体现的社会风气和不同时代的印记,都要在朗诵中有所体现。

(一)人格特征

诗人的人格特征在其诗作中有着鲜明的甚至是一贯的体现,抓住了诗人的人格特征,也就抓住了诗歌的风格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是一个全息的系统,我们通过诗歌看到了诗人,通过诗人也可以想见到其诗作。在李白的诗歌中,无论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是《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等,其跳脱的笔法,奇崛的想象,往来奔突的思绪,都反映了李白其人浪漫飘逸、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而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兵车行》,还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犀利的笔触,沉郁顿挫的诗风,都反映了诗人心中的愤懑、忧郁和不平之气。了解诗人的经历和处境,体会诗人的心境和感受,抓住诗歌的风格特色,这是体现诗风的重要一环。

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影响着诗风,并在诗歌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曹操的诗歌蕴涵着建安风骨;陶渊明的诗歌体现着魏晋风度;北朝民歌纯朴大气、粗犷雄浑;李白的诗歌则有盛唐之风;与之同时代的其他诗人的诗作也体现着类似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影响着诗人的行为准则和意识形态,并渗透在其诗作中,因此若想在朗诵中体现诗风,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风气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时代印记

这里所说的时代印记,主要指朗诵者所处时代对其朗诵艺术创作的影响。诗歌朗诵创作的背景包括诗人写作时的背景,也包括朗诵者在进行有声语言艺术创作时的背景。如果说上文所指的社会风气是诗歌的写作背景的话,则当今社会的时代性就是朗诵时所依据的背景。比如,我们今天朗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可能就会少了几分诗人原有的不可排遣的苦闷,而多了些许欣赏月色的美感。这也就说明,我们在朗诵诗歌时,一方面应去体会诗人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不能简单地扮演诗人,而应该融入自己的感受,加强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

附:作品朗诵解读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朗诵解读】:

建安年间,曹操在消灭袁绍集团势力后的凯旋途中,经过河北,登临碣石山观海,写下了这首气势壮阔的诗。朗诵这首诗应注意诗歌氛围的营造与情绪的变化。诗的开头写诗人登高而望、景色尽览,这我们要有一种胸纳天地的气概,音量不必大,成分,初步营造出一种苍茫浩瀚的氛围。接下来具体写了登临碣石所见到的景象,不同景物给人的心理变化造成的影响。从水流百草,再到秋风与洪波,景物由静而动,气势趋豪放。这种高远的视角可以增加一些虚声,朗诵时注意体现出树木与山岛的由弱而强,风格渐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