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且教且悟——浸润式教学方法

2019-12-17  本文已影响0人  忆流年zxy

早读看到许多学生懒洋洋,没有几个读书的,一时情急让全体同学站起来朗读课文,顿时,学生们态度端正了,声音洪亮了,神情也变得严肃了,我沉浸在一片朗朗的读书声中。

我想起浸润式教学方法。

“浸润式”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育模式源自美国,这种教育方法在美国幼儿园、小学、高中、乃至大学都得到充分的论证。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浸润”一词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指液体渐渐渗入滋润。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浸润式教学是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意图渗透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师生交往与活动帮助学生习得知识,从而获得感知、经验……的过程。

结合学习、思考、以及个人实践,我总结浸润式学习有以下特点:

1.专注

师生全神贯注投入课堂之中,教师 通过积极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则专注于充分的读,认真的思考,积极的表达(说、听)。

能够专注于做某一件事,专注者一定全身心投入,而且心情愉悦,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孔子曾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将之至云尔。”一个人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他是多么的专注!

2.教师的作用是点拨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要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苦思冥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也许是孔子对于启发式教学的最好阐述。浸润式教学也离不开教师的启发点拨,不过,教师要力求做到点拨恰到好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时抓住“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这句话引导学生揣摩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的内心感受时颇费周折。

我问学生有没有在大雾中行走的体验,同学们议论纷纷,说会有害怕、孤独、紧张的感受。

我又问学生:“想想海伦凯勒的处境,看不见,听不见,说不了,那她会有怎样感受?”学生说她一定很痛苦。

“怎样的痛苦?”我追问

痛不欲生,所以海伦此刻也是“无助、痛苦的……”

我顿悟,教有时候是点到为止。

3.强调“感悟”

浸润式教学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中获得体验。所以“感悟”是它的特点。如果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久而久之一定会形成能力。

4.能力提升是目标

我觉得浸润式教学最终应该以提升能力为目标。我记得许多年前曾读过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的一篇文章《素质教育在美国》。有一篇讲到作者的儿子在美国小学的一段学习经历,刚开始,孩子不适应,后来慢慢投入期中,不断适应并成长,最后,还按老师要求写了一篇有关北京黄包车的论文。记得当时作者感叹:在中国,只有大学生才会调研写论文,而在美国,小学四年级就能够写论文了。

学生能力培养,绝非一朝一夕,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实践,并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长时间的培训,才可以形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