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一路寻踪
阳春三月,正是春暖花开时,这是探寻古村落的不二时机。从县城出发,经方宅、戴宅,直至登高口。而后,一人顺溪流而上,一路山环水绕,绿意盎然,偶尔的嬉笑声与扑面而来“小桥流水人家”的既视感,令意境清幽意远,令人向往!
一直往前便是古道,沿途极美,下午的阳光穿透松林,映射在古道石板上,又如时光隧道,似与800年前南宋著名理学家吕祖谦及友人一起相携登高,两侧或茶林一片、或黄花一簇,石阶崎岖弯弯,山林僻静得几乎与世隔绝。行至半山腰,吕祖谦眼下那“山下不曾见、登高才可见”的村子便欣然跃入眼帘,也难怪先生赐名“登高村”。
登高山村多赵姓,系宋太宗赵匡义后裔子孙,作官告退后,于明嘉靖年间定居登高山,故登高山为“大宋皇裔村落,宗臣嫡派门楣。”走近有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映入眼帘的是幢幢白墙黛瓦以及古色古香依山而建的数十幢明清建筑。走入村子,迎面几处火劫后的残垣断壁,使人心生酸楚,屋宇内几个方圆不一的花坛,算是扑散了这空气中似还弥漫着的阵阵焦味。宋人戴复古的“几处败垣围古井,向来一一是人家”仿佛是对这里的写照。
沿着小巷子穿梭在古建筑群中,感受到了一股在江南灵韵中隐藏的大家之气。一般祠堂,规模是三厅三进,但赵氏宗祠却达十进之多,虽不雄伟,却也古色古香。其间有称“樹滋堂”供族人祭拜的厅堂;又有“孝友堂”,后面是“又新堂”,每一进又配有一庭院,干净整洁又静逸。再往村后走,多个厅堂庭院内成排的兰花、网状的窗格衬出一片静怡雅致,令人流连忘返。村后东北侧有一处供村民饮用及洗涤呈大8字型的古水池,水池共三个,最上面饮水用,再洗菜淘米,而后最大的水池则供村民洗涤衣物等用。
途中,几个村干部正悬挂起火红灯笼,一串串垂挂在大树上、屋檐下、小巷边……在白墙黛瓦衬托下,使古村庭院又显得无比的欢乐、祥和。一路上,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的痕迹到处可见,原先杂乱的院落、无序的角落、湿滑的小道,此刻即整洁、又美观,也难怪一路上尽是那满脸笑容的村民。
归途经过一厅堂,柱上刻有的“胜地不让近接仙华峰景,高山仰止遥闻宝掌钟声”中可见地理位置及气腽,登高揽胜,浦江的优美山水尽收眼底。返回至村口,“神笔马良”雕像矗立在村南边,浦江籍作家洪汛涛先生所著童话故事《神笔马良》的灵感就出自登高山村。向西而望,远处的仙华山与神笔马良遥相呼应,从仙华山而来的登顶鼓声,还有那秀丽多娇的连绵山峦……这一千多年历史的登高山,有大宋风云、有理学踪迹,有厅堂古建、有诗歌颂唱,有名家书迹、又有神笔马良,无论是它深遂的人文轶事、悠久的历史景观、还是优美的自然景观无不令人垂涎。
至于到底有多美,只有你自己去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