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亲子教育

家庭教育系列之一:爱要怎么给

2017-02-26  本文已影响54人  范雨辰

写在前面

这两天,之默轩(安之默的公众号)连续写了两篇关于教育的文章:《开学季,你是否长成了孩子希望的模样》《当我的孩子,确实是蜗牛》,好评如潮,反响很大。很多家长、读者在后台留言给我,希望能够持续推出此类文章。所以,从今天开始,之默轩会推出家庭教育系列文。欢迎您阅读,并留下宝贵的意见。(今天事情多,很忙,发的有点晚,见谅。)

01

这段时间,24岁留学生毕习习被空手道黑带男友打死在寓所内的案件,传遍了华人圈。

据传言,毕习习是百亿级富豪雨润集团前老总、现任润恒集团董事长毕国祥之女,身家百亿。毕习习本人也是公认的才女,会四种语言,15岁就到牛津求学。大学毕业后,她又到卡迪夫大学念国际商务硕士。

期间,毕习习遇到了在酒吧工作的马修斯,俩人一见钟情。此后,毕习习给男友付房租、买车、买衣服和食物。但是,马修斯却很暴力,常说毕习习不值得他付出,并拳脚相向。

2016年8月,毕习习遭到男友的再次殴打,下颌骨和多条肋骨骨折,身体大片瘀青,送医后因心搏停止而死亡。

而随后法医给出的尸检报告更令人心痛:毕习习除这次的新伤外,还有不少正在愈合的伤口。可见,其遭受马修斯殴打虐待已是常事。

这样的女孩子,要颜值有颜值,要金钱有金钱,要才华有才华,货真价实的“三高”女孩(注:之默首创,指:高颜值、高价值、高才华),却甘心与这样的人渣男友生活,直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痛定思痛,毕习习受虐倾向的背后,其实是安全感极度缺乏的表现。

15岁的女孩子,没有亲人的陪伴,没有熟悉的环境,独自踏上异乡,在完全陌生的世界里生存,稚气未脱的少女,要熬过多少漫漫长夜,才能将对亲人的思念和蚀骨的孤独,消融释怀?

累了没人疼, 所以学会了安静;苦了没人懂,所以学回了咽下苦水;哪里有人喜欢坚强,不过都在硬扛。所有独自闯荡的人,都是这样的吧?

越是表面看起来坚强的人,内心里越是脆弱,越渴盼爱与被爱,毕习习就是这样的女孩。

家人以为的自立坚强,不过是她给自己的伪装;她的内心,还是那个15岁的少女,渴望饿了有人问哭了有人抱,这个时候,只要有人,给她一滴水的关爱,她都会以为是大海一样的广阔。马修斯就是这样的一滴水。比起马修斯的拳脚相向,比起肉体上的剧痛,她更害怕重新去面对一个人的孤枕难眠,更害怕重演这么多年没有人疼爱独自漂泊的生活。

即使只是片刻欢愉,她都愿付出所有。

相信家人是深爱毕习习的,否则,不会斥资将那么小的孩子送往国外留学;只是,他们从来都不知道,应该如何给出自己的爱,才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和快乐的成长,并获得他们希望的幸福。

02

那么,爱要怎么给,才是最适合孩子,也最能为孩子所接受?

首先,爱要大声说出来

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很含蓄。自古中国古代家训就以“严”出名。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之亲子也,亲贤而下无能。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明明内心爱的天崩地裂,表现出来却疏离淡漠,甚至严厉苛责。

比如,《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一章中,贾宝玉对大观园每一处景点所做的匾额对联,都独具匠心,颇有文采。但是,他的父亲贾政也只是“点头微笑”“拈须沉吟”,到后来,无论宝玉题词好坏,他都一律以”冷笑道“”喝到“来点评。甚至最后大喝“无知的业障!你能知道几个古人,能记得几首熟诗,也敢在老先生前卖弄了!你方才那些胡说的,不过试你的清浊,你就认真了!”。

脂砚斋先生在此处的批注是“爱之极,喜之极,故作此语。”

也就是说,贾政老先生此刻,对儿子的表现是极为得意的,但是,他又不能喜形于色抚掌大赞(尽管心里其实已经抚掌多次),所以,就用这句话来表述了。

但是,这样的教育方法,真的好吗?我确实不敢苟同。

人与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你无法让另一个人透过你的行为,猜透你的内心。爱,更是如此。

孩子的思维方式很简单,Ta看到什么,感到什么,就是什么。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来形容,大概比较贴切。Ta感到的伤心,难过,痛苦,就是伤心,难过,痛苦,Ta没办法深刻的理解为”这是为了我好“。

有一首儿童歌曲,有几句这样的歌词:

”爸爸妈妈 /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陪陪我/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亲亲我/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夸夸我/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抱抱我”。

这就是儿童,他对爱的感知,是通过家长的语言、行动来获得的。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文坛宗师,也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他子女9人,个个皆英才。长子梁思成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次子梁思永是著名考古学家,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馆雪茄,最小的孩子梁思礼是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其他子女在各自领域内,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成为本行业的专家。

如果你认为他就像电视里那些不苟言笑、动辄呵斥甚至打孩子的封建老学究,那就大错特错了。

在子女的眼中,他能与孩子们平等相处,对孩子慈爱有加。

梁启超常在信中称呼长女思顺为“大宝贝”,“宝贝思顺”,即使当时这位长女已经三十几岁,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他给三女梁思懿起绰号“司马懿”。

让我们来看看梁公1923年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之默选了几段出来。

“宝贝思顺:

今天我一个人独住在馆里,天阴雨,我读了一天的书,晚间独酌醉了(好孩子别着急,我并没恁么醉,酒亦不是常常多吃的),书也不读了。找我最爱的孩子谈谈罢......

徽音我也很爱她,我常和你妈妈说,又得一个可爱的女儿。但要我爱她和爱你一样,终久是不可能的。

……

耶告(这两个字是王右军给他女儿信札的署名法。”

一上来就称呼自己的孩子为“宝贝”,见信如唔,此刻,作为孩子,是不是心里充满了幸福呢?梁公说他喝多了酒,十分的想念女儿,虽不知要说点什么,可是总要说点什么。像不像一个人在向你撒娇卖萌,求“妈妈抱抱”?而且说到儿媳时,说她又是一个女儿,不过他很快补充:但要我爱她像爱你,那是不可能的。

他给小女思庄的信里,这样写:“小宝贝庄庄:我想你的很,所以我把这得意之作裱成这玲珑小巧的精美手卷寄给你……小乖乖,你赶紧收好吧。”是不是看的你也嫉妒又欢喜?

他写给儿女的信,落款花样百出,有“饮冰”“爹爹”,还有“老白鼻”,更有这封信的“耶告”,怕女儿看不懂,还要特别注明:这是王右军写给女儿信札时的署名法。看到这样充满爱的落款,你是不是不禁莞尔?字字句句,看到的都是父亲对自己满满的爱。

爱,就要大声说出来。

临出门时,和孩子来一个拥抱,说,“爸爸去上班了,我爱你”,那么,孩子的一天,是不是都是满满的快乐?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你站在门口,接过Ta沉重的书包,告诉Ta:“辛苦了,一天没见你,好想你啊。”或许Ta今天考试很不理想,或许Ta刚刚与好朋友吵了嘴,或许Ta心里伤心难过的要死,而你的那句“辛苦了”“好想你”,让Ta顷刻间如春风拂面,所有的委屈,所有的难过,都在你的温柔里,土崩瓦解。

“爱要大声说出来,别人才明白”,不是吗?不要羞于说出“宝贝,我爱你”,不要吝啬你的拥抱。爱Ta就都给Ta。

其次,爱他就给他自由

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当然,这样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给他“有限制的自由”

比如,周日,作业完成,可以从“与同学看电影”“和妈妈收拾家”玩游戏30分钟“”看课外书2小时“中选择一个安排,这比你要求“去看书”“我约好王阿姨,咱们一起去看电影”要强得多。其实,事件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孩子却从你的态度里,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可,那种满足感,远远超过事件本身所带来的愉悦。

任何时候,都不要说“必须”“要”,请说“你觉得怎么样”“妈妈和你商量一下”。

比如,放学后,孩子说,妈妈我看20分电视后再写作业,你却希望他一放下书包就写作业。此时,不要强硬的说“不可以”。而应该说,好吧,不过,20分钟有点长,10分钟怎么样?你让步了,孩子自然也会愉快地让步,于是,问题完美解决。设若你坚持不可以,他即使按照你的要求做了,内心依然是郁闷的,与你的情感是对立的。

第三,爱的呈现方式并非只有苛责

前段时间,《中国诗词大会》,火了武艺姝,也火了董卿。

董卿丰厚的文化底蕴瞬间圈粉无数,随之而来的,便是对董卿家庭教育的大讨论。

董卿的父亲,是典型的“虎爸”,他是如何教育董卿的呢?

7岁,董卿就开始刷碗、擦地,父亲不让她照镜子,她一认字就背诗词,抄古文,初中开始打工。董卿后来回忆说,她最痛苦的就是吃饭,一吃饭就要被数落,说你这个怎么怎么样,那个怎么怎么样,她常常是一边吃饭一边哭。道家尚且知道“教子七不责”(对众不责、懊悔不责、暮夜不责、饮食不责、高兴不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到了董卿父亲这里,是时时都在“责”,难怪她最开心的,就是父亲出差,她会高兴地手舞足蹈,觉得终于有两天看不见这个人了。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

谈及往事,这个优雅淡定的女主播数度落泪。

很多访谈节目,很多文章,都在颂扬这种近乎残忍的教育,记得有一部电视剧《虎爸狼妈》,我从来没有看过。我为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样本末倒置的政治正确的宣扬,而感到悲哀。

董卿只是虎狼教育下幸运成功的那一个;可你从来都不知道,虎狼教育下,被摧残的那千千万万个“董卿”。

去年,我身边的一个14岁少年从30层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父母,崇尚的就是棍棒教育,即使孩子已经很优秀,依然张口就骂,抬手就打,孩子说,活着简直就是受罪;

今年春节期间,网上曾流传一则很痛心的新闻:一个15岁的留守少年,在除夕夜喝农药自杀。他给父亲留下的遗书中说:“我死了,你就开心了。我的死是你亲自造成的。”原来,这个少年的父亲脾气暴躁,从不和孩子沟通交流,一言不合就开打。我相信,这位父亲是爱这个孩子的,可惜,孩子受不了这样的“虎狼教育”,却又无法摆脱,只好已死抗争。

多么悲哀。明明是深爱,却被误解为极恨。

当这个世界,开始变得“只以成败论英雄”,只要是成功就可以僭越正直、公正、美好,而成为政治正确;当这个世界上,在本该是最温情的家庭里,日日重复的是最残酷的森林法则:弱者生存;当这个世界,最亲近的人,都成了“虎”“狼”,午夜梦回,童年历历往事,没有温情可言,只有冰冷与残酷……

我不知道,身为孩子,还能感受到多少生而为人的快乐和幸福;我也不知道,身为孩子,还能如何葆有纯真和善良。

爱,呈现的方式,绝不是纵容溺爱,却也并非只有苛责。

我始终相信,温情可以消融冷漠,柔软可以软化坚硬。

你教给Ta的,是美好与善良,Ta对抗这个世界的,就会是柔软;你教给Ta的,是冰冷与苛刻,Ta对抗这个世界的,就一定是残忍。

你教给孩子什么,孩子必回千百倍的奉还给你、也奉还给这个世界什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