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为辅导孩子的学习发愁吗?
关键词:孩子、学习、兴趣、习惯、思维
1
上午,抽空看了篇文章,大意是现在很多家长都在为辅导孩子学习发愁,竟然还有家长因此生病住院,还有家长因此得了抑郁症,更有家长即将崩溃。
正好数学老师在微信里发布第一单元考试成绩,我家小子竟然是班上唯一的满分,年级总共也就两个满分。心里稍感欣慰,当然不为这小小测试的成绩,而是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又感到些许满意。
2
儿子一直比较粗心,上小学来数学考满分的次数屈指可数,越是简单的算术题越被扣分,不是漏题就是算错一点点。但是,如何做数学题我从来不教,我一直认为这是他自己的事,如果他不会,肯定是上课不认真,我在家教他,他就会依赖甚至有侥幸,明天他可能还不认真。我要让他明白,不认真听课就会有不好的结果,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只教他做题的方法:首先认真读懂题目,实在不懂不认识字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再开始答题;要从左至右严格按照顺序做题,不要看到哪个容易就做哪个;做完一定要检查,而且是每一个题都要仔细检查。就这么简单的方法,我不断要求,不断提醒,到现在才能说养成了一定的习惯。
我从不迷信成绩,始终认为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训练他的思维比成绩要重要得多。而且我相信,对学习有兴趣、有良好习惯、有独立思维的孩子以后学习成绩肯定不会太差。当然,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不一定马上有成效,需要家长有耐心,能坚持。
3
儿子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我每天给他读故事,这是老婆大人所谓的胎教,我不知道是否有用,主是觉得要培养儿子的学习兴趣,家长首先要坚持。儿子出生后,买了不少图画书,不管他懂不懂,讲给他听,翻给他看。从一岁多开始,儿子就能一个人认真地看书,不需要有人陪伴。慢慢的我给他买更多书,科幻的、动画的、神话的,诗词的、历史的、地理的等,反正都不管他现在看不看,懂不懂,从不强制他,只摆在他的书架上,让他目能所及,让他想看就有书看。
有了学习兴趣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更顺利,我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要求、引导和督促。儿子读幼儿园,开始有了些家庭作业,我要求他回家第一件事是做作业,做完作业才能看课外书,才能玩玩具、看电视。先问他今天有什么作业,计划多长时间做完,然后给他计时,看看实际和计划的差距,到第二天再拿前面的时间来对比,看看有没有进步。经过一段时间,儿子一回家就会做作业,根本不用提醒。儿子上小学后,我经常会问儿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思考:学习要靠谁?学习要怎样认真?经常问,经常引导他回答,现在他很清楚的知道学习要靠自己,所以一定要认真:要认真听、认真想、认真记、认真做作业。他明白这些道理后,如何学习就更清楚了。
训练孩子的思维最费脑筋,家长自己得多下功夫,如果家长对很多人和事没有正确的认识或者没有较好的思维方式,训练孩子就会更困难。这方面我也在不断的学习,主要是督促儿子多想。上学期竟然要写短文了,儿子一开始很不会写,总是几句话。我就引导他根据图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发挥想象。比如图片上是公园里的一朵荷花,我就引导他:荷花什么形状、什么气味、什么颜色,然后再想荷花为什么长在水里,还有什么花和它一样,这种颜色的花还能说出几种等,经过这些思考,他想写的话就多了。当然,小学一年写短文还有更简单的格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感想。但是我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想象力非常丰富,不能太早用框架来固定他的思维。
4
辅导孩子学习确实不容易。以前看《卡尔.威特的教育》的时候,感觉非常强烈,这要培养一个天才对家长的要求太高了。我不要培养天才,我只想培养一个会独立思考问题的儿子。所以,再学习的道路上,我愿意和他一起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现在,儿子的成绩并不是班上最好的,他很难一次考双100分。但是我不担心,我相信坚持现在的教育方法,他绝不会是很差的那个。